文中“雲焉”系真实人物的化名
人与人的相逢是偶然的,但交流也是偶然的吗?
与雲焉的初次相见,雲焉的状态以及与司机、与周围人的互动,感觉她是个恋爱中的且即将步入婚姻的幸福女人,我错误的认为她与司机是恋爱的关系。因为她给人很宽松的氛围,所以我对此直言不讳,交流没有任何阻碍,能量的流动很畅快。而雲焉说为此误解,为这种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感觉,她想咨询心理医生。接下来的交流都很顺畅。
雲焉很优秀,名牌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创业,她能力足够,而且做的也很不错,她给我的总体印象很好,素质很高,有涵养、有个性、有能力,沟通容易,明是非、讲道理,活的潇洒而简单:她也很文艺:中外歌曲、诗歌,古典的、现代无限融合,有鉴赏和品味,对书画、雕塑等艺术领域的东西领会都很深刻,而且也很有见地,这种种的、种种的优秀真正让我是羡慕嫉妒恨啊!我只能感叹我是欣赏而喜欢这个人的。
我欣赏的这个人的,已经35岁,却仍待字闺中。对于这一点,我能理解、能接受,甚至很羡慕,很佩服她的勇气。但是,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她还是另类。
于是,我直言,“你不是嫁不掉,而是你不想嫁。”
她说:“我总想找个能驾驭我的人,”
“你找不到的,”
我继续说:“你明知找不到这样的人,却故意树立这样一个目标,好为自己嫁不掉找个理由、找个借口:不是你不嫁,而是你找不到合适的人嫁。”
“可能是你所说的这样……”
尽管她大致同意我的分析,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赞美她,她有自己的坚持和目标,如果找不到,情愿不嫁,这该是多么追求完美和内心感受的执着的人、理想的人?世俗能有几人愿意坚持自己?
我说:“你瞧,你的朋友全是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学生,说明你根本没有长大,并拒绝长大,”
“是呀,我跟同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说的,没什么共同语言,”
“你就想保持年轻和小女孩,当然不会与三十几岁的人有共同语言。”
谈话暂时停止。
以下是我个人对她的片面解读,完全不代表她丰富的人格和我所不了解的她的冰山之下的广袤。
优越而幼稚
雲焉的外表穿着很随意而休闲,简洁而青春,她身体纤瘦,很像南方女子,说话也很南方化,没有一点当地的口音,她选择并考取了南方名牌大学,具有优越感,这是她似乎想脱离家庭束缚、脱离成长环境的表现,体现自己优秀的表现;然而她又说:“大学有什么了不起,名牌大学也并不代表什么。”她大学毕业没有留在先进的南方城市,而是回到家乡创业,而且做得很不错,这说明她想在熟悉的人前显示自己的成功和优秀,想证明自己有能力,很优秀,想得到亲人如父亲等的肯定和夸奖,同时说明她不成熟和对自己否定的一面,离不开家乡和亲人,可能是因为童年得到父母的心理关爱太少,心理并没有成功断乳。
钱很重要
雲焉外表很阳光,与人相处也很讲理,她很大方,喜欢给予,说明她物质与金钱并不缺乏,她对这些的渴求也不是那么强烈,但是在这样的社会中她却发现有很多东西似乎是用钱可以买到的,如别人的顺从听话,指挥人的权利,他人的陪伴和一团和气的氛围,优越感等等,因此她努力挣钱,提高自己的地位,换取陪伴、换取尊重,换取照顾,换取感情等等,当然我不否认其实她也是用感情在生活的,只是在此基础上又有物质的丰富,那一切看上去更风光和锦上添花。但她其实心里很清楚有些东西却是钱买不来的,尤其是她真正想要的东西,如感情和父亲的夸奖和肯定等。因此她会把“没有什么是钱办不到的。”这句话挂到嘴边,因为现实生活让她认识到有钱可以办到好多事情,尽管有些感情买不来,但是有钱总能使人前的自己更风光一些。她试图用这句话说服自己的内心,挣钱就可以得到一切,尽管她也知道这是自欺欺人,但是在经历了可能有过的因缺少金钱而落寞的事件,她情愿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因此,在某种时刻,尤其是金钱不灵的时候,她愿意重复这句话,为自己打气和勾起可能是痛苦的经历,阻止自己屈服于感情,坚定挣钱很重要,是一个人能力和优秀的象征的观点。
喜欢陪伴
她有些胆小,不喜欢孤独,害怕一个人,总喜欢有人陪伴,对于这一点,她也完全承认,并且不断强化。说明她心态可能不太成熟,太需要别人的关心、关注和爱,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关心,她情愿付出很多身外之物来换取别人的关心和陪伴。这又说明她很清楚自己的状态,明确自己要什么。雲焉内心很渴望感情和关注,很喜欢别人的陪伴和百依百顺,对自己宠爱有加。这种状况应该与雲焉早年的经历有关,后经其证实,她三岁之前是奶奶照顾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她关心不够(其实这里需要更多她幼年的具体经历,比如说在几岁、几个月的时候,父母把她交给奶奶照顾,又在几岁的时候接到了父母身边,奶奶照顾期间,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与父母是如何互动的等等),这样就形成链接,可以解释她渴望陪伴和喜欢被关注的行为。由于童年父母缺少陪伴,她并没有很好的安全感。
父爱情结
当她与父母又密切生活在一起时,父母对她比较严格,尤其是父亲,可能父亲喜欢读书,性格内敛,不善表达,父亲对她要求更高、学习上抓得应该更紧一些,只有她学习好了,父亲才会难得表扬和亲近她,正是由于父亲对她吝啬的关心和接触,导致她的社会性心态不成熟,导致她成年后与男性的关系存在问题,她渴望一个父亲样的男人,能驾驭她,又宠爱和照顾她,对她完全接纳,让她感觉到对他的完全拥有和绝对的安全感,使自己成为这个男人关注的唯一,但现实生活中找这样一个男人真的太困难。这里,过多的是我自己的设想,因为雲焉并没有对幼年的经历过多和详细地描述,我继续设想雲焉的幼年:这个小女孩在三岁左右,社会行为发展的敏感期时,很想得到父亲的疼爱与陪伴,父亲却要求她好好学习,因此她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得到父亲的肯定,得到父亲的表扬和鼓励、陪伴等,但即使是这样,父亲的陪伴还是显得很少、很难得。为了得到父亲陪伴,雲焉很努力,喜欢表现,这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努力而乐于表现,但是对结果却不抱很多期待和热情。雲焉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父亲表扬、鼓励、陪伴她仍然很少,或者因为年龄的缘故,也不适合表达对她的宠爱和赞扬,就是因为这得不到的父亲的赞赏和肯定(也许父亲表达了赞赏和肯定,但却不是雲焉心中所期望的、夸张的表达),因此雲焉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只为内心的小女孩得到父亲的肯定和宠爱。她想找个能驾驭自己的爱人,便是典型的恋父情节的一个体现,她想找一个父亲一样的、高高在上的爱人来驾驭她、要求她、宠爱她,她只有做的更好才能得到对方的垂青。而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难找,因为雲焉太优秀,再找一个需要自己仰视的男人,在这个小小的社会圈子确实有困难,因此进入死循环。
雲焉还有一种倾向:爱不该爱的人,如已婚的成熟男,只要这个人外表不错、干练、温暖、对她包容,或者有父亲的感觉,雲焉都有可能会“爱上”,而且会轻易的“爱上”、大方地“爱上”、毫不吝啬地“爱上”。而且这种“爱上”的对象可能都不适合结婚,因为他可能是已婚人士、经济不发达的人士、低学历人士等等,总有不能达到自己标准的硬伤,因此她到今天还不能结婚,这个看似很重要的人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便很轻易地被推到了客观情况和现实世界,好像不是她抗拒婚姻,而是遇到“爱上”的,却都不能结婚,因此,不结婚不是自己的原因了。其实,最真实、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她自己需要爱和温暖,而又拒绝长大、拒绝结婚。她只是隐讳地表达了自己不想长大的心愿和本心。雲焉藏匿了自己的内心,藏匿了内心的小女孩,她选的就是不能与她结婚的对象去爱恋,她只是想追求恋爱的感觉,拒绝婚姻,她本就愿意保持小女孩的状态。
若想破解只有读懂内心的小女孩,爱护和接纳自己内心的、拒绝长大的小女孩,允许她存在,但也要看清现实;而不要一直情愿做那个楚楚可怜的小女孩,痴痴渴望父亲的肯定和宠爱,以为自己如果结婚就意味着长大,父母对他的爱就会减少,就更加不能接受。雲焉曾经说过父母给她的爱比给妹妹的还要多,说明她很享受这一切、并不想轻易放弃父母对她的爱,她害怕如果结婚,如果长大,父母对她的爱会减少。
幼年与父亲链接的缺失,使她总是想去争夺父亲的爱,但道德上她又明白是不可以这样做的,只能以小女孩的模样赢得父亲的可怜。因此,现实世界。雲焉愿意选择有家室的、成熟的却不适合结婚的对象,即有争夺之意,但又不能去争,只能扮演成小女孩的无辜状态引得对方怜爱,只要有这点怜爱,她就会很满足。
若想破解只有读懂内心的小女孩,爱护和接纳自己内心的、拒绝长大的小女孩,允许她存在,但也要看清现实;而不要一直情愿做那个楚楚可怜的小女孩,痴痴渴望父亲的肯定和宠爱,以为自己如果结婚就意味着长大,父母对他的爱就会减少,就更加不能接受。雲焉曾经说过父母给她的爱比给妹妹的还要多,说明她很享受这一切、并不想轻易放弃父母对她的爱,她害怕如果结婚,如果长大,父母对她的爱会减少。
不安全感
在参加活动中,雲焉回答问题时格外积极和高调,说明她特别认真、特别努力地想要被关注、被看到。童年父亲严格的教育模式,使她已经形成了好表现的习惯,经过长年的研习,已经内化为了她的特征。在玩大型游戏时,雲焉离群索居,一句“我们是被抛弃的”,说明她童年太缺少父母的爱,缺少安全感,她很小就被父母丢给老人,想得到父爱只有刻苦学习或者受伤、可怜时,才能享受到父爱,因此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成年,她通过争强不能得到的关爱,她可以通过楚楚可怜的小女孩来得到。
雲焉带黑色的眼镜,也说明她并不想别人太了解她的内心,她愿意掩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保护内在的小女孩,楚楚可怜、需要人陪,以引起周围成熟的、父亲似的男士的同情心和宠爱等,而雲焉又知道自己这样做并不符合社会道德。因此,她想找心理咨询师一吐心声,既安全又可以释放情绪,也是不错的解决之法。
凄美气质
雲焉有优越感,她有能力,她孤芳自赏。她所欣赏的歌曲诗歌,相当一部分是有失落、遗憾、悲怜、完美等因素的美,说明她接受甚至喜欢自己内心缺爱的小女孩。在回答问题时表现格外积极和高调,说明她极认真努力的想要被关注、被看到,童年父亲严格教育的模式已经形成了她好表现的习惯,从而内化为她的特质。
我不敢说我的解读对她有所帮助,因为女人的第六感告诉我,她对自己很自信,其实她很了解自己;再则,我的解读权当饭后闲聊,不足信,因为我并不清楚她童年的具体生活和细节,我也不是心理资深的工作者。再说,她的生活又何尝不是我所羡慕和向往的?只是我没有她勇敢,能坚持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