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的阴雨,今天终于迎来了大晴天!站在阳台上晒了会太阳,看着大街小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景象,觉得这个周末似乎少了点味道,忽然怀念起小时候外婆烧的西湖牛肉羹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立马换了衣服,提溜着小钱包就出门了。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穿过拥挤的人群,直奔着我想要的食材而去。不到半个钟头,我就提着菜篮子回到自家的厨房了,清点了一下刚刚的成果:熟牛肉若干、香菇若干、几根胡萝卜、豆腐一块、香菜少许还有最难找的玉米淀粉,齐了!
先是依次把各种食材切成丁状,洗干净分开放好准备下锅,蛋白蛋清分开。均匀搅拌十五分钟之后,眼见着汤渐渐变得浓稠起来。熄火,起锅,盐、胡椒粉等调味品一一撒入。忍不住尝了一口,味蕾如同夜半盛开的昙花悄然绽放,然后我感到一股激流窜过浑身的每个细胞,它们都欢呼雀跃起来。是记忆里家乡的味道!
食材刚下锅的时候各种颜色混杂在一起,每一种都鲜明得晃眼,等到熬成之后却又浑然一体了。乍一看,以为单调无味,汤匙下去搅一搅才发觉里面色彩缤纷、深藏不露,细细品上一口,丰富的味道萦绕在舌尖,让人回味无穷。
我忽然感觉写作的过程就像在熬一锅羹汤。从收集素材到动笔写再到最后的修改润色,何其的相似!
笔者的想法就是这羹汤里的肉丁,是最让人期待的东西,是文章的价值所在。如果是干货文,那牛肉丁就是其中最实用的干货;如果是鸡汤文,那肉丁就是其中最暖心的情感;如果是小说,那肉丁就是其中最动人的故事!而生活中的案例、影视作品、书籍里的佐证则是羹汤里面同样不可或缺的蔬菜丁,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味觉、视觉,让读者觉得充实和满足。水烧开时加入的生粉是将肉丁跟蔬菜丁融合起来的关键。它就是一篇文章的遣词造句,是将文章的枝枝叶叶串起来的东西,不仅决定了它是否能够挺拔如松,更影响了它屹立于大地上的姿态。起锅时加入的调味料,虽然在视觉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如若没了它们,在细品时也就没有打开味蕾的效果了,所以它们就是一篇文章的排版布局,虽然是我们最后考虑的内容,但是有了它们还是能够让文章增色不少。
同样的,煲汤需要经历一个准备的过程,对于写作就是积累的过程。前者需要准备食材,后者则是积累素材,都是漫长而缓慢的,但是如果不做好,前者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而后者更是会逻辑不清、词不达意、佐证无力等。
其实,不光是写作,任何一种技能的修炼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从0到1的过程。
学绘画也好摄影也好,还有演讲、平面设计等等,都急不得,我们只有耐得住寂寞、焦躁,潜心修炼,方有出关震惊武林的力量与气势。
努力做笔者中最会排版的,排版中最会写的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