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子“无为”的解释
一位中文名为森舸澜西方汉学家,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给庄子的“无为”,提出了一个解释。
因为“道可道非常道”的缘故,这句话听着就有点不靠谱。
但当仔细研究过后发现,关于“无为”的最为靠谱的科学解释。
1.1 什么是无为?
按照森舸澜的观点,看看 NBA 球星打球打出状态来了那种怎么投怎么有、如入无人之境的表现,你看看爵士乐手轻松自在的即兴表演,跟庄子说的“庖丁解牛”或者现实生活中一句飘飘然的话“无他,熟尔”
无为首先是个人状态。
森舸澜说,无为就是“not trying”。
不刻意追求,不用意识控制,好像特别放松的去做一件事,结果做得非常自然。
首先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而是事情做了,很自然,让人毫不费力不生硬不刻意,还要有灵性,这才是无为。
1.2 脑科学解释
那依据现代脑科学中,森舸澜提出了一个理论解释:
- 热认知:一个快速的、自动的、不需要主观努力就能运行的。
- 冷认知:一个慢速的、刻意的、需要费力的。
热认知系统大体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日常走路、开车,并不需要先想好动作要领就能自动完成。
冷认知系统需要随时做判断,费时费力,但好处在于对新的信息能随时调整,给不同任务设定新的优先级。
在理解无为之前可以先把“自动”和“刻意”做一个对比,进行一个小实验:
1)按顺序阅读以下:
2)按顺序阅读以下字样,请确保读的是“自身的颜色”,而不是这个词的读音
按照上述实验,第一次实验阅读是“自动”。进行第二次实验阅读是,在第四或者第五词可能稍微停滞下,那这个叫“刻意”。这个停滞在心理学上称作为“认知控制”
那么以上当中“自动”就是“热认知”控制,而“刻意“就是“冷认知”
那么无为呢?其实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热认知和冷认知的完美合作。
意识放开身体,让身体自发地、非常自然地去做一件事,而与此同时,意识又保持了高度的敏锐。
二、心流和无为
那上述的“无为”和“心流(flow)”是类似的状态吗?
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什么叫“心流”。
2.1 什么是心流
所谓心流,是说你在工作的时候进入了这么一种沉浸的状态:
• 无需使用什么自控力,你自动就高度地集中了注意力,外界根本干扰不了你
• 感觉毫不费力,但是有特别高的工作效率
• 完全被所做的事情吸引,以至于忘了自我
• 而且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 还有强烈的愉悦感
作为程序员来说说,心流不是神秘存在,从事脑力工作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忘我体验
2.2 无为和心流的区别
森舸澜提出,区分好的忘我体验和不好的忘我体验,应该用另外一个标准:
“你做完这件事之后是感到很满足,还是很空虚。”
如果用这个标准划分,那么好的忘我体验就不是心流,而是无为。
如果你做的这件事,符合你的价值观系统,而进入了忘我的状态,这才是无为。
那么现代人的无为,存在社交作用吗?我们为什么非得往心流里面加一个价值观系统呢?
2.3 无为的作用和悖论
答案是,无为的确就有那么厉害的社交作用。
无为,是特别自然,自发式的发挥,这种自然无法伪装。
当你呈现无为的状态,你的确就充满魅力,人们就是会信任你和亲近你。
像希拉里那样的政客哪怕把演讲词背得再流利,我们一看就觉得她特别假,举手投足充满做作,无非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价值观系统的支持,使用意志力刻意地去做这件事,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但无为存在个悖论:越是刻意追求无为,就越无法达到无为。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演员越是想要表现得自然,告诫自己这句台词怎么说那个动作怎么做,他就离自然越远。
这就好像我们失眠的时候越是告诉自己一定要放松才能睡着,就越睡不着。
那中国古代这些先贤,都也在追求无为,但他们的分歧就是在于如何达到无为。
三、伪君子和嬉皮士
我们看武侠小说里这个武功那个武功,练到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无为。
特别自由,而又特别强大。再进一步,无为有这么大的好处,等于是超越了一切武功甚至一切个人技艺。
所以中国人的真正精神世界,比武侠世界要强大和有意思得多!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这些中国文化中的圣贤,他们的套路不同而且互有争执,但最高目标都是无为。
这就好像武侠世界里各门派武功可能看上去很不一样,但是练武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天下第一能打的人。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武功练到最后,总会发现有一个漏洞。
3.1 孔子 - 学习
了解孔子的人,都会被他的风度迷住。
《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在家里开 party,请了一位盲人乐师。古代中国,乐师的地位很低,但孔子亲自出来迎接了这位乐师。快要上台阶的时候,孔子对他说:“这里有台阶”,走到座位前,孔子对他说:“这里是你的座位”。入座了,孔子向乐师介绍在座的都有谁:“这边是某某,那边是某某某”
孔子既不冷淡,也没有过分热情,既不死板,也没有过分随意,真是如沐春风
孔子做得如此真诚和自然,你如果在座,肯定会认为他天生就是一位绅士!
可是孔子反反复复向身边所有人强调的恰恰却是:“我这都是学来的”
孔子认为,热认知主导的、人的天性,就如同野马和洪水,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必须用冷认知加以控制。这个见识,其实柏拉图和弗洛伊德,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我们也知道,意志力可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果随时都要动用意志力控制自己,实在是非常费力,而且也不一定成功。但孔子的办法是你可以驯化这匹野马!
通过不断地学习,就好像学开车一样,慢慢地这些技能就会凝结在热认知系统中,变成“肌肉记忆”,可以自动运行了。所以孔子这一派特别讲学习,学什么呢?
学周王朝古代先贤传授下来的礼仪和文化。
过去没有“礼”,人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任意争夺。
于是制定“礼”,让人各安其位,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来分配。
第二步:通过礼仪训练,磨炼人的欲望,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分配。
等到了训练的高级阶段,先贤还准备了“乐”在音乐声中,大家一起唱个歌跳个舞,其乐融融共创和谐社会。
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不就是以前人们批判的“封建礼教”吗? 这不就是压迫底层人民的手段吗?
可是你也不能说儒家推崇的这一套就没道理。作为文化训练和教育手段,这是一套非常好的技术。现在科学实验完全支持这些训练手段。沉浸式的训练,在心理学上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就算本来不和谐的人,按照礼仪做着做着也就和谐了。一起唱歌跳舞这种步调一致的集体活动,能够加强人们的集体认同感和互相合作。
所以孔子这套武功,的确是培养了一大批君子。 但是这套武功有个漏洞。
用森舸澜的话说,就是它每培养出来一个君子,就可能同时培养了十个伪君子。
因为这套武功对人的动机要求非常严格。孔子说你必须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爱我这个道,我才能向你传授我这个道。可是如果有人内心根 本不在乎这个道,但是因为这套武功能给人带来“德”,他潜伏进来一招一式都学会,到处假装好人,这不就是伪君子吗?
这就是孔子说的“乡愿” 。
森舸澜的观点是,所谓乡愿,是泛指从外表看完全符合孔子的道,但是内心是个伪君子的人。
孔子认为他同时代的那些学者和政客,大都是乡愿。而且孔子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说这些人的“德”都是偷来的。因为憎恨乡愿,孔子连容易混淆的颜色都憎恨了
但是一点办法没有。这也是老子这一派人物,对孔子的最大批评之一。
3.2 老子 - 归婴
现代专家考证,老子这个人未必存在,《道德经》这本书很可能是一群人共同创作的。
这些人是什么人呢?森舸澜说,他们就相当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那些嬉皮士
老子学派的人认为人的最基础本性是好的。
他们形象地说这些本性就是“腹”,也就是肚子里的本性 —— 所求无非是吃饱喝足而已。真正出问题,带来不好欲望的,不是腹部,而是眼睛 。“五色使人目盲”就是说眼睛看到了距离自己本分生活很远的东西,才产生了不良的欲望。
所以老子学派就认为你孔子搞什么文化建设,大谈不同等级的享受,这不是正好刺激人的欲望吗?
再者,老子学派认为孔子把人的行为贴标签,这些是好的,这些是美的,那些是坏的等等,其实损害了这些行为的体验。
后世心理学研究也支持这个观点。
比如在玩游戏之前如果特别提醒受试者说你们一定要公平啊,结果他们的表现反而更不公平。提醒人们慈善的重大意义,他们捐的钱反而更少。或者说,如果做好事之前先想,啊我这么做是做好事啊,我符合了道德肯定能获得“德” ,那你还是真的做好事吗?你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怎么可能不是伪君子呢?
所以老子学派 ,虽然参与者都是最有文化的嬉皮士 。
就主张把这些后天的所谓文化全都忘记,直接回归婴儿状态,这样才是最自然的,才是真正的无为!
老子学派的武功有两个:
- 是用机智的文字来说明孔子那一套区分好坏的理论不靠谱,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创立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指南,比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森舸澜说这可能就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runner’s high” —— 就是通过大运动量的体能消耗,暂时关闭冷认知,达到一个无意识主导的愉悦状态。不过这种状态也可以通过饮酒、吸毒和性行为达到。
总而言之,孔子的做法是一直练到不需要动用冷认知的程度,而老子的做法是用个什么手段关闭冷认知
而老子也有漏洞。
事实上,老子学派向往的那个没有文化污染的原始社会,生活并不怎么样,照样有争斗和战乱。
老子说不要追求高级文化享受,可高级文化享受也是人的基本需求啊?
把需求分成“肚子的”和“眼睛的”,可能根本就不科学。更重要的是,老子的无为,看似是什么都不干,恰恰却是想干大的。比如老子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像这样的话,听着好像是一种神秘而高雅的哲学智慧,可是你仔细想想,这不就是以退为进的政治手段吗?就好像太极拳,表面上看崇尚柔弱和缓慢,实际想的是比强壮和快速更厉害!
那么如果你隐居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当更大的官,打太极拳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赢更强的对手,你这是真无为呢,还是假装无为呢?
如此说来,孔子和老子这两个办法最后遇到了同样的矛盾:动机。
这正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无为的一个悖论:你如果特别想要无为,你就达不到无为,你要真想达到无为,你首先要不想要无为。
后来孟子和庄子,又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将会看到,所有方案都解决不了这个矛盾。
也许我们本来就应该生活在矛盾之中。
3.3 孟子 - 良知
孔子的做法是用冷认知做主导,勤学苦练,把周王朝先王设定的礼仪和文化融入到热认知系统之中去,过程艰难,很多人望而生畏。
而孟子则说,其实没有必要费劲重建一套“好”热认知,每个人心中天生就有好的热认知的种子,你只要略加培养就可以了!
比如现在有个花园,其中有些好苗,代表人天生就有的,“好”热认知。但花园里也有野草,代表人的不好的天性。
孟子说,面对这个花园你可能会犯两种错误:
- 放任不管,那这人就可能学坏了。
- 拔苗助长,试图用冷认知强制取代热认知。
想让人做好事,必须从他的善良本性出发,去培养和引导。
比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说孟子认为移情作用(empathy)是天生的。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快要掉到井里去了,哪怕你是个再怎么自私的人,你也不可能坐视不理!你救这个孩子不是为了什么回报,也不是为了害怕有人找你麻烦,纯粹就是出自内心的恻隐之心。
而现在科学家知道,移情作用来自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因为有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我们看别人受苦,感觉就好像自己受苦一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看电视剧都有可能流泪,这是天生的。
再比如人对尊严的需求,也是天生的。孟子说哪怕一个乞丐饿得不行了,你给他食物的时候如果不尊重他,他也会选择宁可不吃你这个“嗟来之食”。这一点现在也有心理学实验证实 —— 比如非常著名的分钱实验中,如果受试者认为分配不公平,那就宁可选择不拿钱走人。
所以我们心中已经有好苗了,怎么培养这些好苗呢?
孟子说你只要从自己的天性出发,然后把天性扩大,发挥想象力,把你在这个地方的感情也用到别的地方去 。也就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所以孟子跟孔子最大的区别是孔子是以理性规范感性,而孟子是从感性出发,培养感性。
以前西方的学者认为我们就应该用冷认知压制热认知,而今天的科学家明白,人的最基本思维模式完全都是模拟和形象化的。
那么我们现在回头再看,孟子跟齐宣王的一段对话,就更有意思了。
齐宣王说,你让我搞仁义治国,可是我不行啊,我是个有缺点的人。我呢,爱听音乐,但不是圣贤推崇的那种雅乐,我听的都是流行歌曲。
注意,如果孔子听到这番话,肯定翻脸。你这就是腐化堕落,朽木不可雕也。
但孟子就很有意思了。孟子说大王喜欢听流行歌曲好啊!那你是希望自己一个人听呢,还是希望让更多粉丝也都能听到呢?你是希望自己在宫里听音乐,外面老百姓都骂你呢,还是希望踏踏实实地听,甚至老百姓都支持你听,一听说大王又听流行的了,那说明大王身体好啊,无不欢欣鼓舞呢?
那你就赶紧施行仁政吧。
所以孟子的做法就是在任何人身上找到闪光点,然后从这里出发,鼓励他把这个闪光点发扬光大。那么在孟子看来,沉溺在享乐之中的齐王不算是无为,因为他身上还有些高贵的天性没有被发掘出来,他不是真正的自己!
这就比孔子灵活太多了。孟子甚至认为先王的文化礼仪也不是不能变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不就是一个现代学者吗?
不过森舸澜认为,孟子的武功也有漏洞。齐王身上有高贵的天性,那么为什么最后胜出的是他享乐的天性呢?为什么苗没有长大,野草先长了呢?这难道不是说野草比苗更“自然”吗?
这就引出了最后一位大神,庄子。
3.4 庄子 - 自然
老子学派主张关闭冷认知,让热认知主导。为了回归好的本性,老子学派必须采用避世的方法,过隐居的生活。
而庄子则认为,你选择隐居避世,这就等于事先已经做了一个价值判断。
这和孔子给各种行为贴标签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庄子的做法是根本不做任何事先预设的对和错,“跟着感觉走”,热认知把我们引向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这种以热认知为主导,实现不预设任何逻辑的状态,能让人发挥极大的创造性。
庄子有个好朋友叫惠子,他在《庄子》书中常被用来代表常规的理性思维,跟庄子的思维对照,二人就好像华生和福尔摩斯一样。有一次惠子问庄子说魏王给了他一个葫芦籽,种出来的葫芦实在太大,当瓢盛水也不行,装粮食也不行,不知道有什么用。这个故事,跟现在教育专家经常拿小孩做的“砖头有什么用”测试一模一样。常规思维只能想到砖头的常规用法,有些小孩反而能想到砖头的非常规用法。盛水和装粮食,是当时的人对葫芦的两个最常见用法。
所以这个故事说明,以冷认知、理性思维为主导的惠子,没有什么创造力。
而庄子马上就想了一个办法:你可以把大葫芦绑在腰间去浮水啊!
现代心理学实验的确发现,如果通过喝醉酒的办法让人关闭冷认知系统,以热认知为主导去思考问题,有可能获得更发散的思维,带来创造性。
这大概是庄子式“无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它不但能带来“德”,而且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创造性!
怎么达到这个状态呢?庄子的做法是“ 忘记”。
这种功夫大约分三步:
- 正常状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考虑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 不听外界的声音了,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冷认知对对错的判断
- 忘记自己,不听冷认知的判断了,让热认知接手这一套功夫。
特别适合运动员和演员发挥。比如游泳,庄子就特别提到,如果这个人能忘记自己,忘记恐惧,他就能游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游泳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可能连动作都不会做了。
让我说的话,庄子这简直就是完美的无为状态。
但森舸澜说,庄子也有漏洞。如果不应该预设任何价值判断,那你庄子凭什么认为冷认知就不如热认知?如果一切道理用语言说出来就是贴了标签,那你庄子为什么又要对惠子说那么多话?
到底什么是“自然”?到底有没有“对错”?话说到这里已经完全是哲学问题。
四、运用之妙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四大门派武功的区别。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他们的最高目标都是让冷认知和热认知完美统一,达到无为状态,也就是 not trying。但是他们的路线非常不一样。
• 孔子主张以冷认知为主导
通过勤学苦练,把先王的智慧凝结在人的热认知之中,是try hard not to try;
• 老子主张直接关闭冷认知
只保留“好的”热认知,是 stop trying;
• 孟子主张人天生就有好的热认知
把这些好的热认知给培养壮大,不必用冷认知强行建一套新的热认知系统,
是 try, but not too hard;
• 庄子主张跟着感觉走
事先不做任何对和错的区分,是 forget about trying / not trying
那么一位有学问的现代人,应该怎么达到无为的境界呢?
森舸澜说,这四个方法其实都有道理,都可以帮你达到无为。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喜好选择不同的方法,而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 学习任何技能的初期,应该用孔子的办法,勤学苦练,搞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争取习惯成自然。
- 具体做事的时候,尤其是要做那些影响别人的大事,应该参考老子的思想,不轻易干扰复杂系统。
- 培养艺术品位,提升道德水准,可以用孟子的办法,找到身上的闪光点作为种子,慢慢发展壮大。
- 面对一项压力巨大而又特别重要的工作,就应该学习庄子,忘记自我,让热认知引导我们发挥水平。
这些手段的确是互相矛盾的,但世界本来就充满矛盾。
无为,本来就是一个悖论:你越想得到无为,你就越得不到无为。
森舸澜最后说:
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最大的一个不同,是中国文化不爱在理论上较真,但是特别崇尚实践!
你说怎么才能骑自行车,光看一大堆说明书没用,只有当你骑过自行车以后,你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
无为,也是这样。四派武功,我们光在这里纸上谈兵没用,你只有实践了,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境界。
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