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断想
文 / 刘东黎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这是一位清代官员自题的书房楹联。
“如果有天堂,我想一定会是图书馆的样子”——拉美文豪博尔赫斯则如是说。
说到读书,我总会想到如是两句广为传诵的名言。一句是中国士大夫家训般的儒雅劝谕,一句是几乎带有启示录色彩的智慧箴言。他们都将读书的意义,指向一种无上的幸福。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西方,人同此心,万善攸同。读书,是永远的雅事、乐事和快事。
1
仰望云宵,灵魂飞扬
首先,读书能帮我们拒绝喧嚣和浮躁,帮我们建立强大无匹的内心世界,甚至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潜移默化中,读书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格局,并深刻标画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分野。如西哲培根所云,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曾国藩也在家书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当然,真正对一个人精神成长有益的书,是那些经过历史淘洗而流传下来的、富有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的经典,无论是文学名著、人文社科类著作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它们大多在历史上影响巨大,其魅力历久弥新,它们对普遍人性、人类命运有着细致入微的体认,它们的辞章有着动人的华彩,它们的思想曲径通幽,它们的架构山重水复;这样的作品,才应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我们要力避急功近利,下一点水磨工夫,去阅读这样的经典。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微,貌似见多识广的现代人其实很多识见都流于表面。信息不等于学问,也不等于识见、理智和知识积累。托克维尔曾向世人发问:为什么当文明扩展时,杰出的个体反而减少了?为什么当知识变得每个人都能获得时,天才反而再难见到?为什么当不存在较低等级时,较高等级也不复存在了?所以在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融汇,要能兼收并蓄、触类旁通,对多学科的书籍阅读越广博,体悟就会越深,心性气质、谈吐涵养和学问境界都会在不自觉中发生重大改变,更能在人类的智性领域举一反三,见迩知远。
一个人阅读的界限,大致等同于这个人精神世界的界限。要深入地了解一些事物,一些艰深的大部头还是要看的,这就要下笨功夫。的确这样是要费力一点,但正因为这个费力,才能逼得你动脑去整合、分析,归纳,在无形中磨砺着你的思想,同时将对事物的认识推向深入。有了这样的体验后你会发现,人类的智慧,理性的发展,个体灵魂的健全和成长,是很难通过轻浅层次的阅读来获得的。即使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那些真正深入、宏大、对人类福址有真正贡献的思想,还都伫立在寂寞的书架上,将来恐怕也会是如此。
所以如果有可能,还是逼着自己去读那些经典之作,去读一时无法习惯的书,去领悟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这样就可能走出“浅阅读”给人们智识水平造成的低端格式化,不断走向越来越澄明的精神空间。
2
苦乐之间
“人生识字忧患始”。思想是读书和启蒙的产物,既是财富,也是沉重的负担。具体到读书这个话题,没有沉潜持久之志,没有坐冷板凳的耐性,的确容易将读书视为畏途。尤其当我们面对经典,面对一位真正的大师,面对非同寻常的思想高度,在柳暗花明、拨云见日的狂喜到来之前,必先走过一段山重水复、浮云蔽日的漫漫苦旅——这绝对不会是轻松的体验。
然而苦乐也全在你一念之间。我们可以想想看,读书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的种种方法,让我们具备怀疑的意识和精神,培养我们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作力,这些东西价值几何?读书能涵养精神,拓展心胸,这个收益算不算大?有些书对你现在帮助不大,但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了你的一生,它的作用可能在几年后,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发挥;如果一切都带着个急功近利的目的,我们的人生会少很多乐趣,更可能会错过很多东西。如果一个做学问搞研究的人,对读书抱的也是这种态度,那就更可怕了。
金圣叹先生曾说过,“雪夜围炉读禁书,为人生至大幸福”。漫天风雪之中,四周静寂,独自闭门读书,而且读的是禁书,那种惬意,的确会让古往今来的读书人悠然神往。南宋诗人尤袤则说,读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白居易则在《庐山草堂记》里写道:“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乡老于斯,以成就平生之志”;所谓的平生之志,就是像陶渊明一样过着隐居的读书生活,摆脱利禄计较和俗世牵累,松驰身心,与世事两相遗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不会理解这样滤去杂念、与诗书为伴的乐趣。
说到读书苦乐这个话题,我总会想起茨威格的一篇小说《看不见的珍藏》,讲的是—个收藏家的故事。结尾是这样的:“楼上的窗口里露出—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地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想读书的苦乐也是如此,所谓“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苦乐之间,无非是内心的遮蔽与敞亮。
3
“素心人”的事业
古代士人读书,自然多有求知的心理,所谓“一事不知,士之耻也”;对学识的渴求自然会调动读书的兴趣。除此之外对精神的涵养在中国的读书传统里也很受重视,“浩然之气”是要靠养的;读书就是“养气”,或者说“立志”的过程。品读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心志和气象,体会其精神风范,逐渐有了自己的榜样,自会秉承“士”的责任与道义。
不过在我们关于读书的文化渊源里,也有着功利主义的内在理念。“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在皇帝和圣贤关于读书的教诲里,也巧妙地暗示着权势和财富将与读书相伴而生;就更怨不得一代代读书人邀名射利、求田问舍了。以致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年代,“读书改变命运”还是最催人奋进的励志口号。但这样读法,就与乐事无缘了,当现实的目标不能实现时,人生的失意与沮丧更不可避免。
钱钟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先生谈的是学问,对于读书而言,显然也是如此。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后面一句更为重要:“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样的一种阅读心理才能保持着阅读最纯正的品质,终归到底读书只是一件单纯的事情,我想到最后,读书求的,无非就是个精神上的自由吧。如果一定要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工具、手段和资源,实在是有悖于我们的初心。更何况读书首先改变的是人,包括心境上的变化——比如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慧和淡泊,越来越不以金钱和特权为意了;我们的命运是不是也会这样随着智慧境界的变化而改变?
而在自由之外,无功利的阅读也能逐步照亮一个人的内心的正念。在与古往今来的智者仁者对话的过程中,读者的思想会从自己所关怀的问题逐渐生发开来,会对自己身处的世界和社会心存一份关怀、敬意和责任感;在充满痛苦的世代里,他会拥有更多能挽救世道人心的慈心善念。总之,读书能助人得自由,能熏陶出同情心,能培养社会责任感,这些东西可就不是“黄金屋”或“颜如玉”所能相提并论的了。
行文至此万籁俱寂,一灯如豆,忽然想到读书也正如暗夜里的一豆烛火,让我们在一路灯光的温暖环境里前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初照人,也希望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青人,在努力打拼的社会上,在践履、躬行的同时,能够寻回本心,重拾书本,在浮躁的时代里沉静前行,活出一片有书香意味的人生风景。
时光漫浩,不改初心,坐拥书城,静观天下,不亦快哉!
▼
原创文章 欢迎分享 商业转载请联系公号后台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灯火阑珊,漏断人静。瞬息京华,春明秋景。
且让文化与记忆的一叶轻舟无声滑过
闲云野鹤,沧浪浮萍,只载游兴,不载功名。
关注微信公众号:当历史变成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