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第二章
醒客杂志社位于一栋三层小楼内,这种生物建筑在白色灾难过后风靡全球。目前已建成的最高生态树屋已经生长到地上六十一米,被改建为十五层。而且仍在扩建中。理论上该建筑的核心植株地上高度可以达到百余米。而实验室里的植物细胞研究,仍不停地刷新着纪录。
醒客的这栋楼由三组转基因藤蔓植物回旋缠绕而成,内层的复合板材让整栋建筑看起来有些像元宵节的花灯,正如当初提出这种建筑模式的天才园丁王献所说:一个星球上不会找到两栋相同的树楼。
这栋楼虽然是三层,但是却在二三层之间打了个结,在这里藤蔓颇为密集无法构筑房间。于是第三层就被抬高了七米半,使整个建筑的高度达到了二十米,这在建筑物普遍低矮的园林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林诺将车停在靠近树根的停车场,蝶型车底盘外檐的四个旋翼吹起了地面的浮尘,虽然白色灾难已经结束两年了,看到灰尘依然让林诺有种后怕的感觉。会不会哪一天,早晨起来时窗外又是牛奶一般的粘稠胶体混合着板蓝根粉末似的细微颗粒。好在,现在虽是黑夜,抬眼望时第三层的阳台依然透出持久的光亮,似乎宣示着这个世界依然透明。
已经是深夜了,三楼的灯依旧亮着,何一一正对着一叠记录着新近观测的数据的文件发呆。这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这一次科学院从大洋洲发来的观测数据与前几次她的计算结论彻底地冲突了。现在反对她的人就有充分的证据来驳斥她对于墨太极星云的推测。
“或者说,这也不是我的推测。”她轻轻地舒展开眉头“但毕竟坚持了这么久......而且怎么会错呢。”
她回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夏天。
对新学期开始的期盼与担忧并存几乎是每一个小学生都会产生的矛盾情绪。不过对于刚刚从邻近的虹湾镇转到新湾小学的何一一来说,这种对于未知事物的担忧又更加多了一层。
她原来的学校只与家隔了一条并不繁华的商业街,但是在新湾镇和虹湾市进行社会主义重组后,常年招生困难的虹湾南林区第三小学并入了新湾小学。好在这并不是转学,原来学校的好姐妹们大多也进入了新湾小学继续完成义务教育。
真正让她紧张的,不是新的环境,而是新的课程。她在选修课上填报了“天文学初步”——她喜欢星空。但是,对于天文,在此之前她却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虽然虹湾市是沿海城市,但城市热岛效应仍然使这里的夏天十分难熬。位于东侧的新湾港口外两座环抱式的山峰既形成了天然良港也阻隔了来自大海的湿润气流。蝉声和着阳光妩媚的金色气息中,何一一和爸爸一起穿过妥善经营的虹湾林场和寸草不生的新湾北荒地来到新湾的海边,感受大海带来的清爽。大海的蓝色与阳光的金色相互调和,成了眼前的一片茂盛的新绿。
父亲是一位护林员,虹湾林场的大片竹林就是父亲亲手培植的。在夏天傍晚的竹林里仰望星空,四周的竹梢汇聚为动态的相框,将璀璨的星空衬托出一种摄人心魄的美丽。
“一一”每到这时候,父亲总会讲起一些大道理,“这些星星,看起来,离我们是如此之近,但每一颗却都与我们有着数光年的距离,迄今为止,没人能去到那些星星上面,每天,只要我们一抬头就可以望见,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近,这就是‘可望而不可即’啊。在世界上,有很多......”
“别听你爸瞎说”每到爸爸大发感慨的时候,妈妈就会在旁边沉着地打岔“记得我跟你说过的王阿姨吗,一一,她就去过最大的那一颗——我是说,月亮。”妈妈打气似的对一一说“只要努力,去哪颗星星,都不是问题。”、
“大家看,这是西方七宿之一的角宿。”老师一上讲台,这第一句话就把同学们吓住了,西方七宿是什么?七宿是什么?宿是什么?
“抱歉啊,抱歉大家”老师突然转过来,一脸歉意的说“第一次来上这个课,有点紧张,嗯,刚才是在背台词呢。”学校的教师配置还是没有跟上上级要求的改革速度,所以像简方这样的年轻教师就暂时被派来执教这些新出现的选修课程。
“我知道,我的专业知识可能是不够的,但是我会努力。我希望,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能和同学们共同进步,一起探索天上的奥秘。”简方从讲台侧出身,向着在座的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们鞠了一躬。
“老师真棒。”同桌用真诚地语气赞叹道。“嗨,你好......哦,我见过你,你叫......”何一一听到同桌的声音于是转过头来。竟也觉得眼前的这个男生挺面熟。虽然是那种绝对只见过一面的那种面熟。“嗯,我叫何一一。”
“何一一,对我记起来了,我叫林诺,今年植树节......”
“现在上课呢。”何一一红着脸低着头说。
老师的声音再一次钻进林诺的耳朵。
“看这里,刚才已经说过了,在中间的这个是北极,环绕北极的是四辅。”老师一边讲着一边翻书上的笔记。林诺很好奇,那些红色的小字是怎么写得那么小又那么匀称美观。“现在我们来讲二十八宿,我们这一学期主要讲古代的天文成就,所以这里面的神话传说会比较多......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也是西方七宿之首的角宿说起。”
这时,投影上的画面向左移动,原来那碗一样的四辅和一根筷子似的北极离开画面,腾跃而入的是一条青色的巨龙。台下戴着3D眼镜的同学们爆发出一阵惊呼。很快青龙占领了画面的中央,但那巨兽并没有得意多久,仿佛被什么击中似的,青龙瞬间分崩离析并且渐渐汽化成了一些闪烁的光点。台下又是一片惊呼,大家憋了一肚子话要和伙伴讨论,但谁也不愿意摘下眼镜生怕错过什么更精彩的瞬间。后来有家长找到学校要求上学放学要有教师护送,因为他家的孩子坚称自己在学校看到了怪兽而不敢一个人去上学——现在的人再回顾那时的荧幕一定会对那些粘在幕布上的图像以及两台巨大笨拙的放映机噗之以鼻。但是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外面世界的成果。而在那之后,政治隔离的解除将迅速拉近那个沿海小城与世界的距离。
“在刚才龙角的位置,就是角宿,它是由两颗恒星组成的,恒星,大家有概念吗?”老师想了想,还是决定解释一下“就像我们的日星,就是一个恒星......”
“但是日星很大啊”有同学反驳道,以后想起这一幕,林诺仍然佩服他的勇气。
“近大远小,这说明这些恒星离我们非常遥远。而且我们的日星也不算是大的恒星。”老师解释道,这一次她没有去翻笔记。其实林诺挺希望老师能多翻翻笔记本或者教科书,因为那长长的黑发,垂下来很漂亮。
“就像爸爸说的那么远吗?很多光年,就是光要跑很多年才能跑到的地方。”何一一小声地说“但妈妈说,那是可以到达的。”
“你知道吗,光年就是光跑一年走过的路程,而且光可是拥有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旁边一个胖乎乎的高年级同学说“它一定有一双好鞋。”
噗,何一一和林诺忍不住都笑了。
其实,光确实有一双好鞋,这双鞋,叫时光。
在心里踩下一个个或清晰或模糊的脚印,却从不停下回望。而我们都是跟在时光后面的蹩脚侦探,永远找不到答案。、
事情的发展让何一一恐慌,面对一个充斥着小说里的妖怪和逻辑不通的神话传说的天文学,她实在是越来越提不起兴趣了,至少不像那些男生,一提到神话中的战争和冒险场面就来劲。
好在转机猝不及防地出现了。
“还记得我们说过的角宿吗?”
“角木蛟”台下的几个同学补充说。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最新的,最前沿的知识吧。”老师显得很兴奋。“看这里。”
老师拿出一个电子报阅读器,将它导入了投影屏幕。只见屏幕上的角宿两个室女星之间出现了一个发光的云团,在虚空的永恒背景中缓缓地自转着。
“这是最新的天文发现,一个盘状星云。”老师接着说“从这个角度看就像两条首尾相接的鱼,我们叫它水墨太极,也可以叫墨太极星云。”
那星云在图片上呈现出柔和的青色和白色的内核,外层则是渐变的红色,烧红的铁器的那种红。内层和外层以一种相反的方向旋转着,就像......这时林诺突然觉得这不是书上写的星际尘埃组成的星云,而是旋转的恒星。
“何一一,你有没有觉得,那其实......是三颗恒星?”林诺轻轻捅了一下何一一的胳膊说。
“你这么说......对啊,为什么不会是三颗恒星呢?”
说来有趣,这样一句开玩笑似的质疑,一种直觉上的判断居然引导自己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她不明白这一执念来自哪里。是自己的年幼无知还是林诺的异想天开。或者,即使这个他们所认为的三体星系根本就不存在,她也会去天文学院,她也会执着于偏僻古怪的星体研究,她也会向政府申请这个三层建筑的顶楼作为观测台,也会像现在这样,深夜盯着一堆肯定出错的数据并吃惊于那些观测员的蠢笨。或许她该看看星空了。天天算这些纸上的东西,镜头都有好久没擦了。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