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不是孩子愿意不愿意“说”,而是当孩子想表达时,他们怎么“说”
因由做阅读个体跟踪,这几年来,接触了很多所谓“表达困难”的孩子。他们被父母带了来,大孩子是“不会写作文”“阅读题完全看不懂”,小孩子是“问他什么都不说”,“上课答非所问”。父母们愁眉苦脸,张口就问:“我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怎么解决我孩子的问题”。
刨除极其特殊的孩子,很多智力和感受力正常的孩子,从社会环境与共读环境中习得,大脑神经因为接受语言信息而不断被刺激,不断充盈,到自如、熟练——甚至丰富多彩地去输出信息,去表达和创作。这样因果衔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刻意练习。
或者说,能舌灿如莲地说话,能妙笔生花地写文章,不仅需要“接收”(当然,感受式“接收”大量丰富的词汇、理解式“接收”大量描述段落,是最坚实的基础)还需要不断有意识的练习。
很多父母会困于“我孩子不大想说学校的事情”、“要让我孩子使用一句成语组句子很困难”、“我孩子都不肯写日记”。。。。因此认为孩子有“表达障碍”。然而,我们都知道,命题叙事并不是百分之百衡量“叙事能力”的标准。归根到底,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不是孩子愿意不愿意“说”,而是当孩子想表达时,他们怎么“说”。
从我的孩子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就经常进行语言练习。这些家庭式语言练习自成系统,慢慢进阶。到了六岁,他最经常进行的自主性输出练习包括:自己编一个故事或画一本书(有主要角色,有逻辑情节);词语接龙游戏、故事骰子联结游戏、猜故事角色情绪得比分游戏等。这些游戏是刻意练习的一个又一个“通关”包装。鼓励他朝向自主感受、自主创造表达之途前进。
在很多讲座上我说过与儿童“表达与输出”相关的很多事。这和观察、词汇、叙事逻辑、情绪认知、想象与幽默都紧密联系,是多元智能发展的重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