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真我,首先就是要识别、理解和放下:割裂的自我,迷乱的自我,无我和快感。不勉强自己放下时间的长短,但心存“放下的时间越长,享有真我的时间也就越长”的意念。
真我不应很难才实现。真我是随机,随时,随便的状态。排除本我、假我、无我和快感后,剩下的就是真我。
定义自己的舒服状态,怎样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舒服?或者说在过去哪种舒服的感觉是自己想要的?
实现真我需要一件“好的东西”或一件“好的事”!寻找身边能够实现真我的“媒介”,媒介可以是器物,一些触手可及的好东西,可以是事情,一些想做就做的好事情。
实现真我所需要的好的东西,好的事情,舒服的感觉,现实越平淡,越容易获得。现实越纷扰,越难获得,越需要获得更多资源(如财富)来换取。
想想当下,看看身边,有什么可以利用,以实现真我?接受所有的现状,暂时放下此时此刻困住自己的那个或割裂或迷乱的假我。
定义不切实际的舒服状态,做徒劳无益的追逐,这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怎样才是属于自己的舒服状态?不需要追逐,保持,对抗,要自然,稳定,持续,那才是舒服的。不应堕入无我之境,或以假我身份自以为专注地做某件事。
舒服不是刺激后的喜悦,不是短暂的开心,是长久的,自然的,坦然的,带着稳定的自信。但不是坚定,因为只有有矛盾和斗争时,才会用坚定来对抗。
舒服不割裂为心理的、精神的、物质的,是一种混合状态,内在和外在的混合。崇尚精神是佛学者,崇尚物质是利益者。
舒服可以借助于游戏,钓鱼,音乐,电影,书籍等产生,但应该是简单的借助,不应当是重大或不计代价的投入。
真我的实现不需要复杂、高深的思考,就能形成自己的“舒服理论”,否则就不是自己的真我的实现过程,做这些思考和记录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多余且让自己重新堕入假我的境地。
我父亲喜欢钓鱼。家在西北时,每到周末,骑行几十公里,到人迹罕见的大夏河边钓鱼。钓鱼的周末是父亲最充实和最喜悦的日子。多少年后,父亲描述起钓鱼的往事,总是绘声绘色,起伏跌宕,精彩传神。父亲到七十岁还能在家旁学校里的池子边钓鱼,钓到钓不到,图一乐耳。
我母亲勤于阅读,喜看报纸,如今年纪大了,眼睛退化,仍用放大镜看。阅读之于母亲,大约是一种真我实现的方式。
我十六岁逛新华书店,买张中行《作文杂谈》,看不懂的启蒙书。兜兜转转,青年时边打工边自修中文,壮年时写过书,发过文章,拿过奖。太功利耽误了自己,年龄增长,历经自我的割裂与迷乱,现打算通过品茶与写文找回真我。
对于用真我的实现来克服自己的焦虑抑郁的作用,我将以命题思考(话题假设)和实例思考(真实感受)来探讨、诠释,辅助自己,以及关注的人,走出焦虑抑郁,舒服地活着。
《说服》是个人的哲学,是用于解决个人困惑或类似的人的困惑的思考和实践,思考与实践的大前提,必定是追随主流价值观和进步思想的趋势,符合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要求。
我们的时代,已从急速奔跑转向阔步前进,从激进冲刺转向稳步向前,长期发展的积累使人们完全可以从容地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丰腴成果,享受社会繁荣下多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体验真我,符合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生活的大原则。适度把人从高强度、高压力的社会角色中拉出来,有利于缓和矛盾,避免偏激的情绪,是有益的思想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