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大年初二,都要去坟山拜祭老公的家婆。
坟山在镇子的旁边,是个向阳的山坡,飞机播种造的林子近年来逐渐繁茂,周边原本光秃秃的小山开始有了生机。这里是个风口,长年刮着猎猎的山风,瘦高的小树,齐齐地伸向湛蓝的天空,风过处,沙沙作响。
分散各处的大家族成员一年一度聚会在坟山,给家婆磕头,求老祖护佑,顺便聊聊久别的家常,自家婆始,开枝散叶,这个家族日益繁荣壮大。在没有明确宗教信仰的乡村,对祖先的敬拜是能够凝聚家族的力量,也是让家族精神绵延传递的仪式。
拜祭完后,就去家婆生前一直住着的老宅,也是小舅舅的家吃午饭。这种狭长的有阁楼的老宅子,在北方很少见,穿过长长的走廊,会有时光倒错的感觉。儿子最爱去走廊尽头的猪圈喂猪,而我,这几年慢慢能够听得懂四川话,听他们热乎地聊天,感受着四川人的多礼热情。
吃饭前,去老街转了转。那些老铺子有着时光的斑驳,在市井的热闹下却显出几分寂寥。不知有多老的婆婆坐在屋前晒着太阳,面容黝黑,皱纹密布,想是经历了很多的沧桑。穿行在人流如织的街上,我分明感觉自己是个游客,拿着手机随意拍下别人的生活,置身于此却又置身于外。可惜,老街被市井的嘈杂搞得脏乱,除了些许岁月的残存,难有古老的韵味和美感。
这个在我眼里嘈杂热闹的镇子,却有着老公美好的童年回忆。在他的记忆中,山是绿的,树子很多,河水是清澈的,可以捉鱼摸虾,家家户户门前有流水,有着水乡的味道,家婆的老房子,曾是表兄弟们嬉戏耍闹的乐园,后院的菜园更是别有洞天的游乐场。再往前追溯,这个镇子还曾是马帮通商的必经之地,那时家婆做豆花,卖给南来北往歇脚的人们......
曾经生活在此处的记忆让这里有着我无法体会的趣味,让每一处山,每一个角落充满了温情。故乡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那里有着我们真实生活过的足迹和回忆吧!
晚饭后,夜已漆黑,车子在高速路上疾驰,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处是别人生活的进行时,偶尔,绚烂的烟花绽放在黝黑的夜空,衬得世间有种超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