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很多十字路口,可左可右。面临重大的选择,有时一些偶然的因素,决定了历史的走向。正如左右平衡的天平,有时微风一过,天平就发生了倾斜。历史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殆天意,非人力。假如历史可以重来,在那些历史的重要关头,稍有改变,或是天意的偶然转向;或是人为的略作沉吟,结果是不是会有另外一种可能?
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一开始双方的实力还是很悬殊的,曹操处于防守之势,虽双方作战互有胜负,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但袁绍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持续作战能力明显更强。曹操兵力不足,粮草缺乏,渐渐支持不住。曹操几次想撤回许都固守,但荀彧劝他一定要坚守待变,否则一退,将全面溃败。曹操咬牙硬撑,直到粮绝,眼看就要崩溃,正在曹军危机时刻,袁绍内部果然出现了变化。袁绍的谋士许攸截获了曹操的军情,知道曹操粮绝。然而当他兴冲冲地向袁绍报告此事时,袁绍因为鄙视他的为人,不仅不采纳他的建议,还把他痛骂羞辱了一顿,结果逼得许攸投降曹操,并将袁绍的军力部署,营寨虚实统统告诉曹操,还帮曹操出谋划策,结果曹操按照许攸之计,一举击溃袁绍,袁绍从此一蹶不振,终为曹操所灭。如果当初袁绍采纳许攸之言,曹操必败无疑。即使不采纳许攸之言,只要好言抚慰,不致于激反许攸,曹操的军队也会因为粮尽而溃败。历史将是另外一种景象,也许后来的三国就不存在了。成败其实有时就在一个念头、一句话或者一个似乎并不重要的决定。所谓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他是后周太祖郭威内侄,收为养子,又名郭荣。郭威去世后柴荣继位,在位六年,整军练卒、裁汰冗员、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又南征北战,开疆扩土。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伐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后周的疆域迅速扩大,柴荣威名远扬。宋朝洪迈 《容斋续笔·周世宗》评论:“ 周世宗 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眼看着后周就要攻灭各国,统一天下。在大好形势下,柴荣决定先平定北方,可惜在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英年早逝,前功尽弃。赵匡胤趁机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江山,建立了宋朝。假如天假以年,让柴荣多活五年,或者柴荣不急于荡平各国,而是保重身体,逐步消灭各国,那么后周就极有可能掩有天下,宋朝也就不存在了。
著名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到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结束。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和转折点,德军未能实现它夺取凡尔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在耗尽兵力后再也找不到出路,最终失败。
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的炮火使法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而法军因炮弹不足只能对德军的炮兵阵地和重兵集结地进行报复性还击。一天,一名法国士兵不知是填错了弹药还是装错了标尺,将一发炮弹不歪不斜恰好击中了德军的炮弹库。顿时,一战中最大规模的爆炸开始了。随后德军的炮弹库只留下一片焦土。凡尔登战役法军最终取胜,那个士兵功不可没。如果不是那个炮兵歪打正着,凡尔登战役还不知结果如何。如果法国失败,德国就打通了迈向巴黎的通道,占领了巴黎,法国就不攻自灭了,剩下的英、俄两军就不足为惧了。也许德军早就统一了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不用打了。所以一个偶然的事件决定了历史的格局。
二战著名的敦克尔刻大撤退也是一个历史的危险时刻。德国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战略保守,并无什么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上,然而,德军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而是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不久踏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1940年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
当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1940年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希特勒的这一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大惑不解,德军名将古德里安更是仰天长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结果英法成功实现了大撤退,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有效地保存了军事实力,为后来的诺曼底登陆,开辟反法西斯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这不能不归功于希特勒的糊涂,要是当时希特勒没有发出那道奇怪的停攻命令,欧洲的军事力量将要损失殆尽,二战不知还要延续多久,结局如何也不可知也。
历史就是这样,在关键时刻,一个意外的事件,有时会带来惊天的逆转,历史的车轮就此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