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钉子扎在手上,皮破了流血了,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到伤口;一片荒芜乱石中突然长出了一抹绿色,观察了思考了,你的内心会充盈感动。
《人民的名义》突然火爆了半边天,霸屏了朋友圈,甚至到了不说“达康书记”都没法与人交流的地步。这场本以为普通的反腐剧,没有小鲜肉没有大手笔,但却实实在在的引发了一场全民狂欢,我认为原因就一个,剧中涵盖的大量生活细节、社会写真以及高压反腐的主题,恰到好处的击中了全民的心坎,说出了大家平时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做到了大家想做但以往现实中却难以做到的事。
以人民的名义消灭腐败,其实这就是人民的民意。在3月29日发表的原创文章《“于欢故意伤害案”高关注度背后,我看到了法治的春天》这篇文章中,我曾写道:“这件事高关注度的背后,应该是利大于弊,因为它恰恰反映出作为普通公民对法律的期盼,对法治的呼吁。热心、热情的背后,我看到的是法治涌动的的勃勃生机,感受到的是法治春天即将到来的第一缕春风。”在《人民的名义》火爆背后,折射出的也是大众对腐败的厌恶,隐含着的仍是大家对法治、对公正正义的渴求。
在这部剧中,“达康书记”火了,各种表情包也在朋友圈中开始霸屏。为什么大家如此喜欢“达康书记”?其实,与其说喜欢,不如说现实中大家都期盼自己的青天大老爷能够像“达康书记”一样单纯、执着、为民、亲切,这层喜欢的背后,潜台词是大家对现实中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无限期待。
水能覆舟亦能载舟,但水覆舟是偶然,水载舟才是常态,关键在于驾舟者能否顺势而行、能否深谙水性。《人民的名义》火了,从火爆程度就可以感受到澎湃汹涌的民意,或者理解为民意的一次宣泄。
民意思清,民心归廉,善加引导,这沸腾的民意何尝不是大力反腐的柱石、推动法治的中坚、齐心向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