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VIP群聊天,一个妈妈说孩子身体有缺陷,不会照顾自己,她就很烦躁,希望孩子好,恐惧孩子的未来,焦虑孩子的生活,和孩子的关系特别不好,而孩子也表现的很叛逆。还有个人说老公对不起他,自己这么爱他,为他改变了很大很多,而他却不听自己的,对自己没有足够好!
这样的爱是:我爱你,所以我对你要求严格,我是对你好,你要听我的;我爱你,所以你也要爱我,还要加倍爱我。这样的爱,这样组建的婚姻注定是一场索取之旅。
亲爱的,你的婚姻呢?是亲密之旅还是索取之旅呢?你的亲子关系呢?是控制的、束缚的爱?还是包容、接纳、支持的无条件的爱?
我们中国的孩子,在童年时,往往都经历过不为人知的创伤。这些创伤不被看见,不被认可,就会变成潜意识埋藏起来,埋藏在我们大脑的边缘页的位置,变成一种伤口,一种恨。
成年以后,在亲密关系中,它们会重新冒出头来,以缺乏安全感等方式,对人说:我不快乐,我恐惧,我疼!然后期望这个人,疗愈你所有的伤。这个人,自然就是伴侣。没有被疗愈的伤,就会延续在亲子关系中,不知不觉复制你的童年,或者反其道而行之。(甚至有时因为伴侣无法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孩子又往往无条件的接纳我们,爱我们,我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情感配偶,和伴侣越来越远。)
只是,带着原生家庭的黑洞,走进新家庭,一开始,就注定了不是亲密之旅,而是索取之途。
你会开始设定。设定那个人,设定这场婚姻,希望像灰姑娘与王子那样,不仅令你身份变化,财产增加,而且,所有匮乏被满足,所有愤怒被宽恕,所有攻击被包容。
可是,对方亦有自己的创伤,自顾不暇,根本没有能力填补你心中的痛。他也想要,他也在索取。
求不得,怨憎苦。匮乏加增,直至破裂。 就像两个人,拿着空碗,站在对方面前,拼命要对方先给自己一些,最后抢来抢去,碗打碎了,什么也没得到。
恰克.史匹桑诺博士说:“我们都为了埋藏在自己内心的问题,而惩罚别人。”最终,也惩罚了自己。但其实,内在的问题,得由自己去疗救。
平安必须透过内省而非外求,幸福必须经由彻底的宽恕才会来到。所有问题都是内在的问题。你得深入内心,释放所有局限你的思想意念。学习用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观点来看每一个人,包括自己。
爱满则溢。只有自己内心充满了爱,溢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不加控制的,不索取的爱,也是成熟的爱――
我爱我自己,我也爱你,我给你我能给你的也是你想要的;我做我自己,允许并协助你做你自己,也和善而坚定的请你让我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