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孩或三孩,多让人抓狂!
但是既然父母选择了多要几个宝宝,那么就试试转变思维,积极乐观、正向地看待多子女的养育,特别是多子女间之间的矛盾、争执,这个让很多父母都头疼的问题,其实那又何偿不是一种学习和成长呢?
小的时候没有兄弟姐妹之间争执,冲突,包容,分享等经历,父母、两家老人共六个成年人又都以一个孩子为中心,相应地,在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妥协能力、爱和分享能力等方面,就少一些经历和经验。
即使孩子之间的嫉妒、比较、争宠,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了关注他人感受、洞察他人需求的能力。
那么多子女家庭孩子的养育,父母要注意什么呢?
1.在二孩出生前,父母尽力做好“铺垫”,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老大。
我不认为父母要老二需要征得老大的同意。要不要孩子,是作为成年人的父母自己的选择,成年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父母需要做的是与老大积极沟通,做好铺垫。
比如跟老大讲一些兄弟姐妹的故事,看一些相关的绘本,想象一下多子女家庭的生活。当妈妈怀孕后,可以让老大给妈妈肚子里的老二讲故事,一起参与到对老二诞生物品的准备中,增加老大的参与感和与老二的亲密感。
直到老二降生的那一天,也可以以老二的名义送一份礼物给老大,让老大感受到老二不是来跟自己抢爸爸妈妈的,而是带来好运气的。
2、老二到来后,更要关注老大的感受,不要冷落了老大。
很多家庭,由于老二的到来, 父母对老大的陪伴和关注会明显减少, 甚至有很多父母把孩子送给老人照看。而同样作为孩子的老大,对父母的陪伴、关注有着强烈的需求。
这时老大就难免会因为担心老二把爸妈的爱抢走或分割,而对老二产生嫉妒和敌意,甚至行为上出现“退行”现象,比如回到婴儿状态,更多的哭闹、叛逆,这些表现都是非常正常的。
父母一定要给予理解和接纳。
对于老大而言,老二的出生让自己失去了原来家庭中心的位置,而对于老二而言,一出生就是这个环境。所以这时候,父母应要给予老大多一些关爱,尽可能每天留出一点时间和老大独处,构建好老大的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消除老大的顾虑。
3、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独一无二的爱。
孩子真正要的不是公平,而是唯一。爱的重点是质量,不是平等。
那么作为父母,一定努力每天都创造条件,尽力跟每个孩子单独相处一段时间,未必时间长,10分钟也可以,但要重质量。
陪孩子说说话,做一个小游戏,讲一个小故事,共读一个绘本或一起看一个动画片等等。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爸妈对你的爱也是唯一的,我们对你的爱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这句话是真诚的,因为每个父母给自己的每个孩子的爱一定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
4、不比较、不欺负老大、不负面评价。
不比较、不负面评价,并非只是多子女孩子的教养原则,即使一个孩子,原则是一样的。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5、如何面对孩子间的冲突。
客观上讲,多子女之间确实是存在一种竞争关系,父母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家里的空间、玩具、零食都是有限的,几个孩子之间为了争夺父母的关爱或有限的玩具,产生矛盾和争执是不可避免,也是正常的。
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冲突程度不严重,父母能不介入,尽量不介入。孩子的冲突、争执,都是一种学习和探索,利于其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
孩子昨晚为争抢玩具而打了一架,今天早上又好的跟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在处理孩子争端时,父母一定要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少做裁判,把冲突作为一次机会,引导两个孩子关注自己的感受、识别对方的情绪,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比如两个孩子抢一个玩具火车。父母先确认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你打了弟弟?”哥哥:“是的,弟弟不给我玩火车”,妈妈:“弟弟不给你玩,你很生气,是不是?”先接纳哥哥的情绪。
同时引导哥哥关注弟弟的情绪:“你打了弟弟,他有什么反应?”哥哥:“他哭了,还打了我!”妈妈: “有没有方法既能让你玩上小火车,又不让你和弟弟都生气?”哥哥:“让他先玩那个积木”“我俩每人玩10分钟”。
无需强调我们认为的对错,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各自的感受,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并预估后果,才是帮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