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
一四岁女孩看到3年未见的父母,
尖叫着狂奔向父母。
女孩那激动的笑声中,饱含了多少对父母的思念;
女孩那温润的笑脸上,滴落过多少苦涩的泪珠;
女孩那脆弱的心里,萦绕着多少迫不得已承受的创伤。
只需要有父母的陪伴,ta就会很满足。
小孩子哪有那么多需求,
他们想要的不过就是父母陪伴的爱而已。
1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做过一项代母养育实验:
他们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
之后的五个多月中同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待在一起。
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以便维持婴猴的生存。
布料妈妈没有。
他们发现,婴猴只有在喝奶的时候和铁丝妈妈待在一起,
其余时间均喜欢依偎在布料妈妈身边。
虽然实验对象是猴子,但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这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孩子除了吃饱穿暖的生理需求之外,
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陪伴。
每个人带着与生俱来的完整来到这个世界,
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每个人在人生的初始都不会问:我有价值吗?我值得被爱吗?
小时候,
一个在充满陪伴的环境里里长大的孩子
和在陪伴匮乏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表面上可能没有差别,
随着慢慢长大,问题便开始浮出水面,
他们会深切的渴望被关怀,被需要,
他们急需要找到自己的价值。
如若找不到,
他们往往会被自暴自弃,堕落找上门。
因为在我们所看不到的大脑里,
在缺乏陪伴的冲击下,
他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已被改变,行为模式自然发生变化。
2
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个小女孩父母外出打工,她和老人住在一起。
由于性格孤僻,和同学相处不顺利,
于是小女孩一直说想和父母住在一起,
父母却没把女儿的话放在心上。
到了五六年级,
女孩开始闹着离家出走,想跳楼。
父母不但没有补偿缺失的陪伴,反而打电话把女孩骂了一通。
直到女孩喝下了农药……
这个故事的结局令人唏嘘,
对女孩来讲,只不过就是想要得到父母的陪伴。
这么多次的离家出走、预演跳楼都已经为最坏的结果做了最明显的铺垫,
父母却没能在悲剧发生的前一刻弥补一下。
生活不是小说,
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改变结局也不会时光倒流。
缺少陪伴酿下的苦果,
在女孩父母的心中扎根发芽,
任凭时间如何冲散,也只是短暂的变淡了。
不经意间的某个物件,某句话语的重现,
便会证明时间在惨痛的教训面前不值一提。
3
每个离开孩子的父母,
都是为了生存的迫不得已。
试想一下,离开孩子赚钱是为了孩子(和家庭),
却缺席了孩子身边陪伴者的位置,
让孩子变得不那么阳光,不那么快乐,
赚再多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想当初远行的初心,难道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心理学家哈洛还做过一个实验:
将猴子隔离在笼子里,只有一个铁丝妈妈以保证物质营养。
一段时间后,发现猴子们缺乏社交能力和性能力。
它们会自己咬自己,用头撞地。
让其中一只母猴人工受精后产下一只小猴,
母猴竟然把小猴咬死了。
把一些小猴送到隔离猴子的笼子里,
一段时间后,孤僻的猴子有所改变。
缺乏陪伴会使社交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
但所幸的是还有弥补的可能。
巴士卡里雅在 《爱和生活》中说过:
人都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
处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有句话说的不无道理: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时期的经历更像是一种积淀,
像一座高楼大厦的地基,
童年经历里充满了陪伴的爱,
人生这座楼才不会歪斜,更不会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