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张篇第十九06
【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大意】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笃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常常思考眼前的事,仁就在这中间了。”
【一点启示】子夏提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四项,正是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的自我修养的方法,也是后世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发端。这正是复旦大学的校训。
其实我们诵习经典,每天都是在修练这四样功夫,工作即修行,一切日常都是行道,道须臾不可离。
【浅谈】
1、博学,不是当学生每天读很多书便是博学,其实,每天遇到太多的人和事,经事便是博学,从生活中学习,才能真游刃有余。切身、笃近,浸润在日常琐事中而不心生厌恶,才算真博学。
2、笃志,学习更要有目的、有目标,必须要有一个落脚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的笃志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否则,追新而逐异,道听而途说,学一些口耳之学,夸夸其谈,到处打卡炫耀,还不如不学。
3、切问,切,切入,直指人心,从灵魂深处剖析自己,内讼之、明辩之。我们不是要到处找课听,或者买一大堆课闷头去学,而是深入一门,就近去事上磨练,做生意,就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学习道,不草草了事,而是修练自己的耐心、宽容、认真、踏实。而这一切做的好不好,到位不到位,自己心里最清楚。
4、近思,阳明先生有言:儒家与他家最大的区别在于儒家总能把仁落到身边的具体事上,从身边的事上力行起,就能修己,见道。东坡先生言:“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一切在事上磨,结合身边事,举一反三才能做到实践出真知。
5、孔子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也讲,“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一个人只要学会从身边事上精诚力行起,成仁成道就并不是什么难事。这跟佛家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