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常常遇到这种困惑,明明前几日才刚刚阅读的新鲜素材,待到具体拿笔操练时之却深感无论如何都没法下手,对材料的理解就像蒙了一层面纱一样,怎么都无法提炼出一个有效的创意点,那种熟悉的陌生感,往往令你困顿又无奈。
然而当你搜肠刮肚的寻找往日的熟悉素材时,脑海中的灵感就像是工厂里整齐打包好的成品似的一个接一个的飞奔而来,那感觉真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般的有一种酣畅淋漓的驾驭感。
“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畅快感对于每个想努力驾驭文字的写作者来说都是一个极力想追求到的境界,像那些写作高手一样,双眼紧闭,暗自思忖一番,一篇佳作就已款款而成。
要怎样才能达到此番境地呢?心血来潮之时前去探究了一番。
我们从大脑的特征说起,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这个常用的自身装备的属性特点并未有过全面的认知,然而它又是极其重要的,想想我们每天都在无所不用其极的使用它,却往往像雾里看花一样不知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别看这问题问的如此傻头傻脑和不解风情,其实细思极恐。
你会对你的电脑在未熟知它,比如"c盘不能动,硬盘要分区"诸如此类规则前就立即投入使用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超级的运算机,它也如电脑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属性在运作着。
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加工厂,我们平日来搜刮了一箩筐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杂事物,或者你称为的知识资源,它们往往都不是一经混合就能立刻酿出美味的啤酒来,而是会经历一定的发酵历程。
至于具体它如何发酵我们就不得而知啦,我们只知道在此期间唯一要做的,就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期,你还要稍安勿躁,甚至应该将之抛却脑后不闻不问。古语有云“一直盯着看,食物煮不烂”,也是这个理,你通常没法对着那些成堆的素材立即琢磨出个所以然的,当然此前已对材料有一定积累的不再讨论范围,我们要说的是针对第一次的新鲜原材料,你们互相都是第一次见面,双方都极为陌生且不习惯,那么,它怎么可能会令立即为你煲出一锅美味的甜酒汤呢?
这也正像是很多有名的世界级大文豪,比如莎士比亚,比如《源氏物语》的作者,他们生时都并未获有任何殊荣及其应得的评价,反而在死后屡屡被捧上神坛,人们在光阴的尔经沐染下终于理解了,或者说发现了其作品的伟大。
为什么在世时人们难以做出决断,甚至弃之如敝履的将之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直至大文豪们悲剧离世,才终于肯从尘封的一角掀开了面纱,再终于窥得其真容后大呼真乃“绝世佳作”也!
然而真相往往是极其有趣的,其大抵是符合人性的基本认知的,我们对人性的熟知后就会发现人类有一极其显著的特色:人们是无法忍受自己做不出解释的东西存在的。
因为作品太过晦涩深奥,还是用意颇深,导致人们在短暂的时间内无法对其有太深度的理解和诠释,人们的头脑对于所吸纳的一切知识都需要极为漫长的消化期,它会在脑海中逐渐的沉淀,与人们所经历的常识性东西不断融合、碰撞、再融合......直至在某一日的又一次不知所味的时刻,出其不意的灵感猛然间滑过大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题,像突然触电一般,带来前所未有的顿悟快感。“原来如此”,你恍然大悟,心领神会的点头,才惊讶的明白那些大文豪们早在1个世纪前就已经以超出人们理解水平太多的手笔诠释了一个时代的症结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刘未鹏的《暗时间》里也对这一现象做过诠释,他发现那些极为会利用时间的人,是因为在他们没有如常思考的时间段里,人们的潜意识会自动进行加工和运算,也就是说,人们会把思考的谜题从表意识层直接转移到潜意识层,我们太多未经解出的谜题会有一个这么类似“酿造厂”的地方给我们提供后续加工直至产生成品。
至于这个发酵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也许只有自己才会了解自己,从积累期到发酵期,再到成品期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当然,佐配上适宜的学习方法,比如将新学到的题材快速的与之前所学做最大限度的融合,比如运用类比法,这些都是极为快速的缩短这个发酵时间的技巧性手法。当然,此类主题暂且不再此文讨论之列。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题材成熟了,就会迎面走过来”。我们要怎样才能不费吹灰之力的获得对一件事物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大量的积累,平日里贪婪的对信息的获取,或者说就从当下的某个时刻开始,我们就应该全面而及早的行动起来。
我们越是抓住当下的每分每秒做非常快速的积累,我们就越是能提早的为我们宝贵的素材带来更快速的转换和沉淀机会,就会越快的启动我们头脑里的“酿造加工厂”,从而让我们越能及早的对一件事物有清晰的理解度。从这点来说,时间不等人,是真理。
少壮不努力更待何时?更何况现在的我们早已不再年少,这真是一碗火辣辣的鸡血汤啊,然而这是建立在对我们自身工具属性的了解基础上的一碗浓浓的奋斗鸡血汤,有了这一层来自观察和认知上的理论辅佐,是不是连我们的奋斗都开始变得积极和有意义了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