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路上踩的第一个坑就是不知道宝宝在每个阶段应该会点啥。尤其新手妈妈,我们需要提前做准备去了解育儿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培养训练,养育的路上再辛苦,妈妈看到宝宝成长的那一刻就是幸福的!你会发现自己是超人妈妈,开启养育模式了就停不下来。
本周带宝宝去做了个体检,本以宝宝不爱动,检查结果会是运动项目不合格,或者缺些微量元素什么的,结果检查出来真是令我意想不到,宝宝的大运动还属于正常,反而是精细动作欠缺!
回家后,我也进行了反思。小泰山在4个月的时候体重就达到22斤,再加上剖腹产有些感统失调,每当我训练他运动的时候,一个简单的动作都会让他头部和尾椎骨的部位冒出很多的汗珠。我也以为他的体重超标,可他身高和体重是成比例的,医生说算是发育比较好的宝宝。虽然孩子翻身和爬行较晚,但用小手够东西从5个半月坐着就会了,所以我忽略了宝宝手部分的精细动作训练,着重训练他的大运动。我误以为手上这些动作对他来说很简单。
妈妈的育儿观要正确,育儿思路要明确
我家里也有专门0~1岁宝宝的游戏训练的书籍,我翻了下就丢一边了,开始觉得书里的内容很幼稚,心想,这么小的宝宝根本就不会做这些,他太小了,我只是按照他的发育标准,让他自由探索就好了。我认为这么小的孩子着重培养的是性格、专注力、大运动、探索能力!
记得医生是先让宝宝走路,宝拉着我的手会走一会,运动过关。接下来的一系列测试让我倍受到打击!没想到医生测试的内容居然都是我家里那本书里的游戏内容!医生拿了一个小药瓶拧开,把里面的绿色药丸拿出来,然后丢进瓶子,这个动作过程让宝宝做一次。我家宝宝开始拿着瓶子玩了一会,也顺利的把药丸丢进了瓶子。(书中也有把小球丢进罐子的游戏,宝宝在家做游戏的时候拿着球不肯丢进去,他认为球是他自己的,不要丢进罐子里)
再接下来,医生把瓶盖拧开,再让宝宝盖上瓶盖!这下宝宝拿着盖子玩了半天,就是不肯盖上。这个游戏我也看了,但在家没做过。医生又拿出绿色正方体木块,用布裹着,让宝宝找,我家宝宝一把连布给丢地上了(平常在家他就不喜欢木块,看到木块就丢到地上听声音,在家用同样的方法玩过找橘子,小吃货玩的效果不错)还有很多他平常会的那天在医院也不配合了,大概就是社交能力欠缺?因为平常很少外出玩耍的原因吧。比如找布娃娃,哄布娃娃睡觉,我家是男孩,没有给他玩过布娃娃,他不肯听医生的指令,直接用手去抠娃娃的嘴巴鼻子等,检查下来全是不合格。也许是因为他对医生的说话方式不习惯吧,也许我平常应该像儿科医生那样成人化的对话,严肃一些,不过面对我可爱的儿子,那么严肃实在是好难!
回到家这些动作我教了一下宝宝,很多不到一分钟宝宝就学会了,这说明,不是孩子的发育不好,也不是我不会教孩子,是我压根就不知道应该教什么,导致孩子考试失败!其实我心里明白,宝宝没有医生讲的那么差,其实很多他都会的,考试临场发挥的太差了,也是因为4点多起太早赶往医院,孩子困了,医生让我把孩子哄睡,睡醒后再测试,但我知道妇幼医院那么多人,等孩子睡醒了,就轮不到我们做测试了。
儿保科的主治大夫看了结果,给了我一些忠恳的建议:多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
回到家我提醒自己:让宝宝自己用勺子吃饭,自己吃水果、买的乐高积木赶紧拿出来拼一拼,瓶盖拧一拧,小豆子捡起来放进罐子里,拿着笔多画画,粉笔和铅笔都上了......总之,多翻出点游戏来做做。
1岁宝宝应该会点啥
一、大运动:应该会爬楼梯、会站稳、会走几步甚至会走了。
训练方法:
1、捡画片、或者喜欢的玩具,目的训练宝宝蹲下,站起的动作。
2、训练宝宝捡球,和妈妈递球,传球,训练行走和协调能力,
3、独立站稳、可以先顺着墙独立站着拿玩具,慢慢发展到独立走几步。
4、主动体操训练,按摩。
5、有条件的可以“三浴”锻炼
二、精细运动:会用勺子自己吃饭、会捡起豆豆等细小的东西、会用笔画出横线、会拧瓶盖等
训练方法:
1、捡豆豆,发展手指灵活性。
2、乱画道道横线条,训练手指灵活力度,激发宝宝画画兴趣。
3、打开藏宝,把藏起来立方体木块找出来,培养探索能力。
4、拧瓶盖,打开合上大盖子,书等。练习手掌和手指灵活。
三、语言:会喊爸爸妈妈奶奶等家庭成员
1、练习欢迎,再见,发展语言、培养宝宝礼貌行为和理解能力。
2、学习日常用语
3、听音乐练习听觉
4、读故事、激发语言理解
四、社交行为:会模仿能力、会简单听指令、简单沟通、表达
1、训练宝宝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走、自己玩,和同龄宝宝做游戏,增进交往中的独立性。
2、模仿动作:培养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
3、做游戏,培养兴趣和专注力。
五、适应能力:会用小手指出一些喜欢的图案或者数字字母等,会感知冷热大小对比。
1、寻找玩具,帮助宝宝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图画,通过观察对比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
3、训练对比,比大小,比冷热等,培养对比概念。
end
我是小泰山的妈妈,喜欢阅读,喜欢钻研育儿知识,原创分享自己的实际育儿经,让妈妈少走弯路,喜欢我的妈妈请关注我哦,欢迎转发、评论、提意见。
育儿知识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早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