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此篇论《诗经》。
孔子讲:“《诗经》三百首的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思无邪'。”
《诗经》是儒家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中最重要的一部。《论语》中多次提及,从“不学诗,无以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都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诗经》在教育人才时的居有重要地位。
《诗经》为什么在儒家教育中取得如此之高的地位呢?大概在于孔子认为的“思无邪”。
所谓“思无邪”,便指所有的诗歌内容都是真实情感的体现。这个是我比较认同的说法。《诗经》的诗歌大都来自民间,是百姓们日常生活的写照,是日常生活中情感的采撷,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无论喜悦,还是悲伤,都是真实而具体的,这便是《诗经》中美感的所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论文学作品用到的“境界”一词,但其中蕴涵最多的便是,文学作品须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一切美感都是以真实为基础的。
后世朱熹将孔夫子的话,理解为“思无邪,乃是要使人读诗人思无邪也。”,这种讲法为朱子的臆测,为“道德社会”立言。
儒学一直被人批判为“道德”文章,原因大概在于后世儒家没有理解儒学的根本,而大多成了为政治服务的宣传教化工具。
一部《论语》与《诗经》一样都是孔子和弟子们的日常行为和语言的记录,也是“思无邪”的。
学习儒学和读《论语》不可不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