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學兿
提起西藏,相信对多数人一定魂牵梦绕。无尽的高原,触手可及的云朵,深邃的蓝天。皑皑圣洁的珠穆朗玛峰,冰山雪莲,身披袈裟的喇嘛,虔诚的扑地信徒,滚动不息的转经轮。还有一路曲折迂回,风雨兼程,千百年来道不尽的旅途故事。
藏人那质朴情怀,少女脸蛋的高原红,颇具特色的民居与喇嘛庙。无一不展示着高原无穷的魅力,给人以无尽遐想。
多少人说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随着天堑渐变通途,交通工具的日臻便捷,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圆了西藏梦,天路越来越人头攒动。
西藏回来的人说参观布达拉宫需提前七天预约,还不一定能预约上。这言辞让我吓了两跳。臆想着拉萨街头人满为患,吃喝拉撒睡处处爆满,瞬间就打消了我前往的梦寐与冲动。
去年春节单枪匹马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巴蜀行,印象深刻的是去重庆磁器口。出发时畅想着古镇的悠然和厚重,诗情画意的嘉陵江畔一定古韵流长,自古至今巴蜀人在这船来桨往买卖交易,造就了磁器口人文荟萃,积淀深厚。但出了城轨,走进古镇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比肩接踵,只能抬头瞅瓦屋飞檐。地下连自己的脚都别想看见,密集的后脑勺一个挨一个,看得人心发慌眼发花。
时有不小心踩到了前者脚后跟,满脸歉意附和着对不起。欲原路退回又遗憾不忍,无奈只能被挟裹着亦步亦趋,什么“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和“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什么巴渝、宗教、沙磁、红岩和民间文化“小重庆”,统统淹没进万人挤巷,操心走路的小心里。
白公馆与渣滓洞依然是人人人,除了人还是人。蜿蜒一条上山的小道,人流行进速度比参加追悼会还让人绝望,半路反悔想逆行退回,可能性绝对为零。抵达半山那孤零零青砖红瓦的小建筑,人声鼎沸里思绪根本无法进入历史场景。原本应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往事回首,只剩下瞻仰浏览与匆匆,千里迢迢走马观花,只是说起来到过而已,连刻个到此一游都没机会和心情。
还有乐山大佛游客的汹涌澎湃,排队参观大佛处,曲折迂回的夹道栏杆醒目标示,需等待三个小时方可抵达神像脚下,队首在台阶下,队尾在高处,见首不见尾毫不夸张。离佛近在咫尺,似要亿万年才能膜拜。
所有虔诚之徒无不期望得到佛的普渡。三个小时的原地困顿,卖饮品食物的生意出奇好,价格出奇高。有游客仰天长叹:“只见人头,不见佛头。”
“日竿至暮客已稀,桨声灯影佛佑庇。瞻毕落魄归宿去,三江滔声梵音依。”游客里有才高八斗者,蹲在迂回曲折的铁栏杆里独自唱白。
三个多小时的原地打转,心诚则灵,虽精疲力尽但终如愿见真佛。夜色笼罩,游客开始稍显稀疏,倒也难得一天喧嚣后的静谧,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些参观原本需肃穆虔诚,放眼但凡有点名气的景区皆人山人海,红尘滚滚,人车遍挤,完全没了身临其境的融入感,即使看看最终都熬垮心情。
尤其人文景观,本是历史的沉思和感悟,千万里追逐就是努力融入逝去情景,来一次心灵洗礼。否则,缅怀和仰慕就失去了本真的价值与意义。
当听说参观布达拉宫需提前七天预约,巴蜀经历让我兴致一扫而光。试想千里旅程风餐露宿,舟车劳顿、甚至行驶还有不测之险,心潮澎湃抵达终点。放眼旮旯缝地皆一脸七个窟窿,似一个模子出来的活物。心驰神往的圣地,终成走马观花的流俗,子丑寅卯一无所获,仅今后谈资里到过而已。
如此乱于心境的疲游,想想止住也衣带渐宽终不悔。看景不如听景,给遐想些许空间,放马精神思想愉悦神往,谁说不也是另一种旅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