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老师是我在爱心公社举办的年会上认识的,一面之缘。那天活动结束时,他在舞台旁边给爱心人士赠送他的画册。我素来喜欢看画,小时候总爱涂涂抹抹。就上前领了一本。
林老师刚好在边上,就介绍说这是我们那块的,荣河的老乡。我点头表示感谢,这就认识了。
回到家翻看画册觉得潘老师的人物画很传神,尤其那一张少女水灵灵的大眼睛画得传神。不觉赞叹:用钢笔作画,真功夫!心想那天照着画册临摹一幅。
后来,整日忙于生活,把艺术的事就给忘了。正月里忙着给家里的老二娶媳妇,陷于焦头烂额之中。俗事缠身,连看书读诗的心情都没了。面对种种生活的逼仄,我似乎快要崩溃了。
潘峰老师每天早上在爱心群里发一段关于正能量的话。我瞄一眼,还能读进去。有时候有感动就收藏了。其中有这么一段:
于是我想起了这个人,这不是那个画家嘛?哦!想起来了,那天他还填了一首词。还给我简书文章打赏了呢,看来是同道中人。
不管画家还是诗人,总之是个文化人。于是加了朋友。
今天一大早,潘老师发来一张田园美照。要求我写篇散文。
答应了他,却对他不甚了解。于是赶紧去找他的画册。这一翻不要紧,还翻出个大艺术家,大记者,大诗人来。吓得我不敢写了。鲁班门前弄大斧,岂不让人笑话?
于是只有做诗外的功夫。欣赏画册,细读前言后序。于是画册中走出一个山水入画,逸气凌云的潘老师来。
再看他的照片,还是觉得他就是一个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
我就在想,他站在桃花旁,行走在田埂上,是想拥有自己的十亩桃林呢?还是关心人民疾苦?亦或是在寻找春天的足迹。走进春天,当然是意气风发,那他的心境一定是 :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我只管自己乱猜,哪知道潘老师看着这春天的一树繁华作何感想?但他一定是个有文化的人。
于是想起杜甫写给李白的一句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在渭河以北看着春天的一树繁华,李白此刻在江南欣赏着落日时分天边的云彩。所以暮云春树是一种朋友间的距离美,是一份真诚和懂得。不是拥有而是享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享有所以陪伴。
面对这位文化人,我觉得他会是良师益友,因为他是一位积极参与奉献的爱心人士,是善良和爱心的践行者。
还是用他分享的作家梁晓声的话来结束本文吧:什么是有文化?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