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三盗
俗人一枚。
打小自卑的成长经历,无意中养成了孤傲挑剔的脾气,独处、深思、狂热、偏见、呆滞是身上最显著的标签,仇视常规常理一直被诟病,偶尔被俗人不俗的朋友冠以“愤青”的标签。
回到正题。
今年以来,一直在读原研哉、田中一光、柳宗悦、佐藤可士和等日本设计师的作品,针触指尖的敏感,促使我落笔絮叨有关设计的胡思乱想。打小没学过美术,十足的美盲,亦无其他艺术天分,放在人堆里别无他样,就个人样。下里巴人开始自不量力地打量“设计”这个阳春白雪,得从研究生说起。
重新定义PPT
(标题党的伎俩,看正文即好↓↓)
中科院,研究生二年级。
各类学术报告纷至沓来,对学术了无兴趣,倒是有件事情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们(包括自己)的PPT为什么都那么丑,而且丑的离奇,这些科学家们太无趣了,不敢想象自己成为一个科学家会不会如此地无聊?决心改变,尝试套用各类模板,又不伦不类,改变亦无改变的尝试,备受打击。直到某天无意中看到Apollo ideas的“ShiftHappens”和“THIRST”作品(被誉为07/08年全球最佳Presentation design),无比兴奋,相见恨晚。自此疯狂地研究和学习Garr Reynolds、Nancy Duarte等人的理念和作品,整天泡论坛和网站:Slideshare、TED、Eyefulpresentations、Apollo ideas。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认识和了解设计,并重新思考PPT这种简单的工具软件。在将近一年的模仿中,逐步建立了个人的设计体系,并对PPT涉及的思想、结构、版式、色彩、字体、动画有了颠覆性的认识,这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后来, 用PPT做过简历、自我介绍、宣传片,自我感觉良好。学术无见长,倒因PPT声名鹤起,从模仿到被模仿,有短暂的虚荣:“PPT做得真好”。
早已不屑此类无关痛痒的夸奖,张扬归于宁静,从当初对形式和动画的狂热追求,回归至今日”这样就好“的不设计。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凸显性格的载体,不张扬不含蓄,不标榜不隐忍,收放自如的舍弃、简单、干净、人性才是我最在意的地方。 有很多的习惯就此养成:白纸涂鸦、白板起笔、钟情的色彩和字体,无模板无格式,自由自在。
“这样就好”是我对PPT的重新定义。
广告的克制
绝大部分人的意识里广告是创意的代名词,君不见Youtube、Youku里以创意著称的广告大行其道,海量观看和转载。甲方乙方张嘴闭嘴谈创意,甲方甚至粗暴到以创意不足判断合作好与坏,广告主与广告人天生一对的苦命鸳鸯。
窃以为,如今的商业社会对广告的认识过于蒙太奇。广告就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场合呈现给不想看的人的一种内容形态,如此而已。
还是从自身说起,出于对教育培训广告的忍无可忍,从12年开始尝试写广告和文案(玩为主),至今已陆续做了七八个平面广告,曾有一微电影半路夭折!某个夏天,西直门,跋山涉水崎岖百转从4号线倒13号线,气喘吁吁爬上13号线时,印入眼帘的广告一个比一个正儿八经,尤其看到东家的广告顿时无语。不知道广告人和广告主有没有想过,北京就这么一个特殊的地铁换乘站,一个被诟病被吐槽的站台,广告为什么不可以情境化呢?我把东家的广告语改成了
你与其每天在此长途跋涉转乘地铁,还不如来这里(指东家)改变你疲于奔命的生活
我觉得只是说了那种情境下的人话,谈不上创意。如果创作者没有感同身受,做出的广告永远不会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第二个例子有关大学校园的宣传单页,发出去的传单95%会被扔进垃圾桶,余下5%在被扔的路上。不怪学生,怪机构的宣传单页一坨坨的文字,一堆堆的鸡汤,一串串的道理,就没一点人话。实在不忍心看下去,自己又做了个单页,文案如下:
我知道
你极不情愿地接过了我
我也清楚
你会愤怒地把我丢进垃圾桶
我更相信
你很想看看下面的文字是什么
效果出奇地好,90%的学生不仅不会丢进垃圾桶,还会会心的一笑,这只是事实的简单描述,也谈不上创意。后来陆续做过关于“毕业”、“辞职”、“实话实说”等系列的海报广告,有一些被东家下面的分支机构盗用,甚至见过改的不伦不类,简直不忍直视。
与广告的渊源,始于1997年苹果的电视广告《Think different》,它真的打动了我,一种难以言说的共鸣,促使我研究广告。从奥美老头奥格威到广告怪人乔治·路易斯,从文案约瑟夫·休格曼到编剧罗伯特·麦基无一不在充实我对广告的认识。直到今年研究日本的设计与工艺,才有了新的思考:根植于东方文明的东方性格,唯有构筑产品(服务)与人的新关系,保持克制地创作或许是广告最好的创意。
克制才是广告最高层次的设计。
本想再谈谈品牌和营销,忍痛刹住了唠叨的手爪,如上所述,保持克制。
(2013年)
题图:kaboompics.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