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那么我们从什么地方谈起呢?我想还是先从我们的教育观来说吧。无论你是否承认自己是个实证主义者,你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教育是真实存在的;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经验是可以传递的……如果我告诉你:教育其实并不真实存在;教育也许没有规律可循;教育经验是不能被传递的……你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挑战了你的教育观和世界观。
哲学最根本的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我们最朴素的认识是:物质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那么物质是真实存在的吗?或者说我们身边真的存在一个客观世界吗?我想先从一部电影说起,电影的名字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由李安执导的一部电影。该片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此片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四项奖项。从表面来看,影片讲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机缘巧合下派和四头动物乘小船幸免于难,四头动物是:断腿的斑马、鬣狗、猩猩、老虎。漂流中野狗咬死斑马,咬死猩猩,最后被老虎咬死,剩下派和老虎斗智斗勇,共同经历暴风暴雨,最后漂到墨西哥海岸结束了这段奇幻之旅。这是关于这个事件的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存在着很多漏洞,比如老虎和鬣狗,共同躲在一个面积很小的船舱里,相安无事。但出来后老虎马上要死了鬣狗。再比如派和老虎曾经漂流到一个小岛上,但是这个小岛在地理上并不真实存在,而且岛上生活着密密麻麻的狐獴,而这种动物一般生活在沙漠中。显然这个版本是不真实的。然而,这背后还隐藏着关于这个事件的另外两个版本。
版本二,在影片中这是派亲口讲给调查员的。他和母亲、水手和厨师登上救生艇。水手受伤,很快死去,厨师将其吃掉。然后派不小心放跑了一只海龟,被厨师殴打。母亲与厨师争执,被厨师所杀。厨师把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喂鲨鱼。派出于愤怒杀了厨师,并吃掉了他。然后就一个人在太平洋孤独的漂流,最后漂到墨西哥海岸。在这个版本里派对应老虎,厨子对应鬣狗;妈妈对应猩猩;水手对应斑马。这个故事也有漏洞,比如,由于缺乏食物厨子吃了水手,那么派和妈妈吃了什么?是不是他们也跟着一起吃了水手呢?妈妈被厨师杀死,厨师为什么不吃妈妈呢,而是把妈妈的尸体喂了鲨鱼。显然这里面也隐藏了一些东西。也难以令人置信。
版本三,这个版本在电影中是没有表现的,是观众自己猜测的。水手在逃生过程中不慎摔断了腿,为了保住性命厨子为他截肢,但水手还是因感染不幸死去。当食物匮乏之时,为了生存厨子用水手的残肢钓鱼并最终吃了水手的尸体,这引起了母亲的不满,并且与厨子发生冲突,于是厨子失手杀死了她。最终厨子被愤怒的派杀死。孑然一身的派最终却被食物匮乏和随之带来的饥饿击倒,为了求生派吃下厨子和母亲的尸体得以存活并登岸获救。此时派内心的兽性本能彻底离开消失。这个是事件最终的真相吗?我们也不得而知!
电影的结局属于开放式结局,哪个是派真正的经历?只能靠观众想象。我记得还有人采访过李安导演,哪个故事是真实的。李安导演当然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让我们思考:“我们身边是否存在一个真实的客观世界。”因此,李安怎么可能告诉我们答案呢。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曾经说过:“文明一定趋同,文化一定求异,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我觉得马先生也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记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刚上映不久,我们几个同学有个小型的聚会,在饭桌上我们谈起上学期间一次跟同学打架的经历。这次打架是在一个影剧院发生的,那天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大家除了回忆怎么和隔壁班的同学打架以外,突然说起当天影剧院到底放映的是那部电影。在座的参与此次事件的三位同学几乎同时脱口而出了三部不同的影片:《伦敦上空的鹰》、《谁是第三者》、《红高粱》。而且三个人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记得如何准确,并指出别人的错误。我在饭桌旁也脱口而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并不是说那天放映的是这部电影,而是觉得他们的表现暗合了这部电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