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侃录
【原典109】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如何?”
先生曰:“汝但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
观时请略示气象。
先生曰:“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时曰仁在傍,曰:“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
一时在座诸友皆有省。
【注释】
未发之中:语出《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解义: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等各位情感没有向外表露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并且合乎法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所在,“和”是最普遍通行的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秩序秩序井然了,万物就生长发育了。
【译文】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先生答:“你只要做到在独处时谨慎警戒,在别人听不见时恐慌畏惧,存养本心至纯至精都是天理的境界,这时你就看见了未发之中的状态。”
刘观时请先生大略地说说未发之中的具体状态。
先生说:“这就像哑巴吃苦瓜,没法跟你说。你要想知道苦瓜有多苦,必须你亲自尝尝。”
这时徐爱在旁边说:“这样才是真正的知,才是真正的行。”
一时间在座的诸位都有不同程度的省悟。
【解读】
戒慎恐惧,是说无论是在有人和无人的时候都能够做到心存善念,逐渐培养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够心有天理。但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徐爱总结的“真知即是行”。王阳明劝说人们要在实践中磨砺,需要在遇到事情时仔细体会与磨炼,就像要想知道苦瓜是什么滋味就一定要先自己吃,自然就会明白其滋味了。
未发之中即是心之本体,本无善恶,纯乎天理之极,此中气象必须靠自己体会,言不足道。最后徐爱以阳明知行合一宗旨一语道破,实际上表明要体会自家良知,自然还得亲身去致良知。
【原典110】
萧惠问死生之道。
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
问昼夜之道。
曰:“知昼则知夜。”
曰:“昼亦有所不知乎?”
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唯‘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忌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
【注释】
息有养,瞬有存:语出张载《正蒙有德》“言有教 动有法 昼有为 宵有得 息有养 瞬有存”。译:说话要有教养,举止要合规范,白天要有作为,夜思应有心得。一呼吸,一眨眼,都应有所收获。
【译文】
萧惠向先生请教生死的道理。
先生说:“明白了昼夜的变化就明白了生死。”
萧惠又请教昼夜的道理。
先生说:“明白了白天,就明白了黑夜。”
萧惠说:“白天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先生说:“你难道明白白天?懵懵懂懂起床,傻乎乎地吃饭,行为举止没有着落,所作所为不能自省自察,一整天昏昏度日,这只是在白日梦游。只有时刻存养自己的本心,使它清澈明亮,天理没有片刻中断,才能明白什么是白天。这便是与天相同的德性,这便是晓了昼夜之道而明白的,还有什么生死的问题弄不明白呢?”
【解读】昼夜之道与生死之道同,犹如知昼则知夜,知生则知死。那么如何才是知生呢?他以知昼为例,知昼须时常保持戒惧,常存天理,涵养省察,不可间断,人生当如此,更何谓生死之道。庄子《大宗师》里头讲:“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死和生均非人为之力所能安排,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
从义理上说,阳明在这里并没有谈论生死问题,他所论的是生活的终极意义问题,而终极意义只是做君子圣人时时践行的事而已。王阳明认为,充实生,可以超越死。所以,他强调要能“息有养,瞬有存”,把握生命的每一时刻,充实生命,完成自我,存养天心,然后才能将此心直通天心。反之,如果每天不知珍惜生命时光,只会浑浑噩噩、昏昏沉沉,即如行尸走肉,生亦如死。王阳明这种积极充实人生的态度,可以说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看法一脉相承,与孟子的“尽心则知天”的观点相映成辉,但更富有深意。
这一篇虽短,却切中学者的痛处。许多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求道之心,但行为上却和萧惠差不多:早晨懵懵懂懂地起床,傻乎乎地吃饭,对做了的事不知道为什么做,对习以为常的事也不知其所以然,成天浑浑噩噩……这是志向不切,观察力极弱,精气神无法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状态。
成圣成贤,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行持,每一个动作、言语和思想变动都要被摄入到成圣成贤的诚心之中,观察力极强,时时刻刻地存养自己的本心,勿忘勿助,不断积累浩然正气。这就是儒家的保任功夫。不经过这个阶段的练习,成道几乎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传习录集评·梁启超点校》(九州出版社)、《传习录》(中国画报出版社)《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