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领域,都有令人钦佩的大神。
他们学贯古今,对每一个相关的话题都能引经据典、一针见血。
他们谈笑风生,随便一个案例都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看架势,不是天性使然,就是大脑里的沟比平常人深的多。
事实证明,天生因素固然重要,后天的勤奋积累和钻研恐怕占据的比例更高。
最近在读《于丹<庄子>心得》,虽然这是本2007年出版的书,但现在读起来一点也不过时。或者可以说,永远都不回过时。
并不是因为《庄子》是道家经典,而是因为于丹老师讲庄子的方式。
她很少大段地罗列原文,而是用自己对《庄子》一书以及庄子本人思想的理解,分十个篇章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之所以从看《序》就被吸引,完全是因为于丹本人的知识积累。
纵然顶着北师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的名头,但她在讲庄子的过程中,用的都是通俗到再不能的语言和案例,而且句句箴言。
坐在飞机上为该书作序的时候,她想到的,是少年时就储藏于心的一句话:“乘物以游心”。
可见她从小就对《庄子》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深研至今,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她口中的《庄子》,不是“神人”般的遥不可及,而是横贯古今的心灵鸡汤。
说她善于积累,并不仅限于对《庄子》的理解,而在于她实践了用心遨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她能将自己的泰山实地游,与《庄子》中的精髓融合,与2006年张韶涵唱的很红的那首《隐形的翅膀》相提并论,让普通老百姓对知识渊博的大神瞬间没有距离感,只有亲切感。
在讲到庄子本人和《庄子》一书对今人的启示时,她没有掉书袋,而是用活生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通过正反对比分析,道出其中精华。
将那些字都认不全的古文,变成了路人甲乙丙丁的故事,让几千年前的文字,在现代人的思想中生根发芽。
比如在“本性与悟性”一讲中,提到庄子认为伯乐是戕害马之天性的最大凶手。
于老师就列举了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场景:
一个六七个月的小婴儿,周围堆着豪华的积木、漂亮的绒毛熊、电动火车等高大上的玩具。可孩子一概不感兴趣,只拧着手里的一个空瓶子,专心致志地玩。
家长们则依照“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维,对该子说:“你看这个娃娃多漂亮!你看这个电动小火车可贵了!这个益智玩具设计得多巧妙啊!这个瓶子是个废物,咱不玩这个!”
这两个案例都在传递庄子保持内心恬淡清静的思想,显然后者更大众化,更易于接受。
诸如这样的表述在书中随处可见,令读者豁然开朗。
作为一名思想传递者,能够做到将日常生活琐事的积累与经典道家文化积累融合,不得不说于老师几十年的精神积累是内化于心的。
前几天参加单位组织的安全培训,主讲人是那位8年前就如雷贯耳的安全总监。
他讲安全,和于老师讲《庄子》有一拼。
别人讲安全,都是先念规定,再读条例,然后说注意事项。
他偏不,就从那些类似《冲锋路上的一枚马掌钉》这样的小事入手,让人措手不及。
从自己刚上班当工人亲身酿成的祸患,到成为一方诸侯后辖区出事,在仕途上经历大起大落,再到片区内各家发生的哪件事是什么原因、有哪些不该出现的尴尬场面、各级责任人有什么样的奇葩心理。
他的案例针针见血,分析招招有力。
听讲的人中,不乏那些平时盛气凌人的小主管,我亲眼看见他们羞红了帅气的脸庞。
以前总听人说他对安全管理的每个规定在哪条哪款都很清楚,是个生产线上人人见了都头疼的主儿。
这次听课,让我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位能够被称为安全管理领域大神的糟老头子,他的条款,是那些亲身积累换来的。
用他的话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中,弟兄们用鲜血、生命,或者说残疾给我的启示,将这些冰冷的条款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是啊,但凡在某些方面有造诣的大神,谁不是读书破万卷,思考上千遍,积累无极限。
就拿步枪射击来说。
不是从小的练家子,新兵蛋子们一开始都是口中默念:左腿伸直、右腿屈曲、前后臂注意夹角、头肩背部重力自然下垂……
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积累后,他们的卧姿、持枪姿势、出枪速度就形成了肌肉记忆。
那位技压群雄的神枪手,直到他退伍的前一秒,无论手枪、步枪、狙击枪,他的出枪方式、速度、准确率,能够像电脑程序一样不加思索。
甚至在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他摸枪,就一定是那套早已深刻脑海、一成不变的模式。
这让我想起《血色浪漫》中的宁伟,他曾因学习了钟跃民、张海洋、吴满囤三人的散打、手枪射击、攀岩三大绝活,而被冠以“丛林杀手”的称号。
在他成为犯罪分子后,每一个被他要了性命的人,都是子弹正中眉心,无一例外。
这就是子弹喂出来的神枪手,长期积累形成潜意识,让他在枪口对准目标的那一刻,不自觉的正中眉心。
换做现实中的你我,要想成为职场精英、业内大咖,没有个数年到数十年的积累,那果断是不行的。
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有习惯性的积累意识,将自己的所年所闻、所思所想、所学所得,一点一滴地融会贯通到自己专注的领域,在脑海中形成思维体系,在行动中形成肌肉记忆,假以时日,能离大神的境界越来越近也不是没有可能。
讲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所感兴趣的那个领域的大神,但条条大路通罗马,积累是最中心、最根本的途径,没有之一。如若不是,哪里来的头悬梁、锥刺股这些经典,我们“5+2”“白+黑”的拼命奔跑,又是在干什么?
往期人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