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称的上入门?
别人看不出来,你自己却能感受。
比如,你找不到自己的兴奋点,以及坚持下去的动力;
你觉得自己像是在大海里漂泊,从未遇见过顺畅的洋流;
你的热情,慢慢被挫败的雨雾打湿,绝望一层一层的渗入……
有的人能很快的进入一个领域,特别是那些在其他领域有成功经验的人,他们似乎窥见了某种门道,左右腾挪,要不多久就入门了。
而有的人,却在门外彷徨很久,始终找不到入口。也许是因为你没有经验,需要摸索出一些各个领域通用的东西,也或许你探索的方向或姿势不对。
对于写作来说,我虽然一直有心,却还是个门外汉。因为信奉“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所以并没有刻意去学习和寻找路径。但时间久了难免心焦,心焦则思变通,才终于决定主动进攻,去寻找和学习。
写作入门的四个关键词是:专注、练习、思考、寻找。写一写我对这四个词的理解。
专注
专注在我看来,不是时间段的专注,在一个时间段,甚至一整天去做某一件事,而是目标和精力的专注。
在一个阶段只专注于一个目标,不换来换去,不旁逸斜出。而精力的专注,是在一个注意力周期里,集中精力,就像激光束一样,射向一个目标,这样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比如,这28天里,我就是要打好写作基础,别的目标先放一放;这一个番茄钟内,我要完成一个写作提纲,其他的统统放一边。
对于精力来说,有专注就有放松,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哪一个都不能缺。人不可能一直集中精力,那样早晚会把弦崩断。劳逸结合,有松有紧,才能让精力得到修养和回血,变得有弹性,该收的时候收,还放的时候放。
人生也是如此。
练习
还是那句再熟悉不过的话:无他,唯手熟尔!
再天才的人也需要练习,更别说在这个靠反复的练习、打磨才能发光的写作领域。
一定的量是必须的,特别是对新手来说。你没有练到足够的量,没有遇到足够多的问题,你是无法解锁那么多的技能的,你的基础就打不牢固。
就像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根本上还是练习不够。因为练习的少,我还不能顺畅的在写的过程中,就把文章的结构进行调整和固定;打字速度太慢,半天敲不出来一篇文章;工具用的不熟练,搜集素材和查找资料又会耗费很多时间;思考的速度慢,所以不能对手头的素材,结合想法和大纲,很快的组合成文。
怎么提高?只能靠练习。这是一个别人无法替代,又不可省略的过程。
如果再往前进一步的话,就是需要进行刻意练习、专项练习、反馈和复盘,在完成的基础上期待更好。
思考
没有自己的思考的写作,只是一个誊写过程,毫无意义。就像读书时做的笔记摘抄,自己读完之后的读后感一样,对你的进步没有助益。
而思考,是在我们面对生活或者问题的时候,动用我们脑袋里已有的东西进行分析和深加工:它是纵向上一种向上和向下同时进行的延伸;是平面上对和眼前事有关的各种散乱零碎知识的点亮和串联;是各种元素和知识的创新组合。
如果没有外界的触发点,如果你不动用大脑去思考,你脑袋里有再多东西都是死的。
而有时候,正是由于思考,我们才发觉自己知识的贫乏,因为找来找去,才发现我们脑袋里面空空如也,找不到可用的材料,没有几样有用的东西,甚至没有一样顺手的工具。
思考,反而变成倒逼输入和学习的利器。
寻找
寻找什么?素材吗?
鱼老师说:处处是素材。你今天在做什么,遇见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有没有哪怕一个稍微能触动你的点,只要能延伸,就是素材。
我们寻找的不是素材,而是能触发你的那个点。
那个点为何触动了你——前因;
让你有了什么感触——后果;
能不能延伸开来——思维发散:类似的,相反的,相关的。
如果想不了那么多,说明我们脑袋里存货还是不多,那就想到哪里写哪里。
而每一个点都可以成为一个引子,从这个引子里,牵出一系列的文章,书,影视剧。无论是哪种,都够你来一个专项学习。
写,特别是随心写,开心写,真的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意外的收获。比如,这篇文章里的很多东西,不是我事先想到的或想过的,而是在写的过程中,自然流淌出来的。但它同样可以指导我现在的学习和生活。
这真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鱼苗4组—406—亮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