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继续来写读书笔记,今天读的是25-53页。
先来复述概括上一节笔记。
作者没有打算给传播学下一个具体的定义,而是用“话语研究”的方法,跳出来看之前那些传播的定义的来源,背景。一共有六个。上一节笔记写了五个,分别是:
传播是传递;传播是控制;传播是游戏;传播是权利;传播是撒播。
2.
今天来接着写第六种定义:传播是共享和互动。
“传播是共享与互动”的话语有三个源头:马丁·布伯的“我与你”理论;文学批评家米哈依·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第三个是产生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最后一种对大众传播观念的影响最大。
(这里又提到马丁·布伯的“我与你”理论,在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上,他非常重要。我会想,为什么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领域,用起来它也不一样呢?)
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是杜威,他曾提出传播是共享的概念。他认为传播就是参与一个共同的世界,而不是共享内在的意识的秘密。传播在他的民主理论中,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民主就是共享和传播。
如果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文化就是这些网。
到这里第一章节读完,作者是这样总结的,一开始读可能会觉得太复杂,这么多理论,无法一下全理解和记住,但不必担心,第一步做的只是往传播理论的大门远远望了一眼,后面会逐步学习使用不同的传播理论武器。
3.
第二章是大众传播研究史:诠释与建构
作者在写大众传播研究史的时候,也是批判性去看各家研究。
那么,学习传播,为什么要先来看大众传播研究史呢?
“一切历史都不是当代史”,它是活着的心灵的自我认识。即使我们所研究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但是它必须在当前的人认识者能够理解的范围内才能复活。历史精神的本质不在于对过去的恢复,而在于与当代生活在思想上的沟通。
在争论中被建构起来的传播研究史,真正的奠基人是施拉姆。只有他坚持不懈地在大学里创办了博士培养计划,建立传播研究所,进而建立传播学院,使传播成为学科。
传播研究还是更像一个“十字路口”只不过随着传播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个“十字路口”比50年前更加热闹。
在中国,传播学也是被引进两次。
语言的背后是世界观,我们对某个事物的思考,必须借助于描述这个事物的词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事情的感知受到语言的限制。
还有几个对大众传播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学术传统,他们分别是:
一)修辞学和文学批评传统。“大众传播”概念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但是从传播模式上看,只要是从一个中心向多点开展单向的信息交流,那么久具有了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我想到了,影响力,还有之前写作课上听来的,你要用心去积累自己的喇叭。)
修辞的真正功能不在于说服,而是在于发现存在于每一件事例中的说服方式。(这里提到亚里士多德,还有西塞罗。我记得芒格在他的书里建议过读者去读西塞罗)
肯尼斯·伯克哉《动机与修辞》提出,人时通过语言来改变态度并诱发行为的。因此,社会环境中修辞无处不在,人只要使用语言,就会引起他人或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与亚里士多德说的“修辞是真理更有效的手法”的看法不同,伯克的新修辞认为,修辞具有认知性,即客观的真理是不存在的,我们是痛过与他人的修辞和交流来获得共识,共享不同的主观经验,在新实用主义者那里,修辞与发现真理成为同一个过程。
新修辞代表还有费希尔的叙事范式理论。有相当多的传播都是叙事和讲故事,人们接受一种说法和拒绝一种说法,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人们会根据故事是否合情合理,而决定接受哪些故事,拒绝哪些故事。
人不是一个绝对理性辩论者,而是一个用故事的逻辑来做出选择的听故事者。
二)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的大众传播研究
有许多学者,比如,马克思,托克维尔,达尔文,塔尔德,西美尔,还有滕尼斯,欧洲的这些对大众传播的早起研究,构成了现代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要基础。
4.
不好读。想要深究作者提到的每一理论,概念,后面的那些作者和他们的著作,都需要大量时间,所以这里记笔记的时候,也只是按作者的思路走一遍,我理解为就像打开地图,看一遍传播理论研究曾走过的路径都有哪些。
也有一些闪光的观点藏在句子里。比如,“人只要使用语言,就会引起他人或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历史精神的本质不在于对过去的恢复,而在于与当代生活在思想上的沟通”。“人不是一个绝对理性辩论者,而是一个用故事的逻辑来做出选择的听故事者”。“如果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文化就是这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