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改变
1)意识到“人生一直有选择”是开始改变的前提。
改变和不改变都是一种选择,告诉自己“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没选择:
a、误认为只有选项足够理想,才算有选择。
比如,你做着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同时你需要赚钱养活自己,所以觉得自己没法选择理想的工作。
但这句话的正确表述是:你还不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冒险,所以忍受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b、逃避对自己的责任。
当我们说自己没有选择时,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并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环境or他人)。
2)阻碍改变的心理机制1
我们以为自己是被理性(骑象人)支配的,但事实上常常拗不过感性(大象)。
要想改变,必须了解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
a、力量大。
一旦它被激发了,理智就很难控制它。
b、受情感激发。
它容易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所驱动。既可能成为改变的动力,也可能成为阻力。
c、受经验支配。
只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认为我们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比如,睡懒觉时温暖的被窝、打游戏的快乐都属于前者;而早起跑步之后会更有精神、坚持健康饮食会让我们身体更好属于后者。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代替旧经验。
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亲身感受到它。亲身感受到的经验,跟你听来的道理不一样。如果你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3)阻碍改变的心理机制2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是指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包含两层意思:
a、行为上的应对
比如,遇到危险时,选择战斗还是逃跑
b、对内心情绪的应对
比如,孩子见到动物园的狮子,同样感觉到害怕,但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我要回家”、“我能不能冲它吐唾沫?”
心理舒适区能够给我们带来控制感。
越是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会越抓着自己的应对方式不放。这也是为什么改变难的原因。
4)心理免疫X光片:四栏表
罗伯特 凯根认为:就像人有一套免疫系统来排斥不属于身体的微生物一样,人的心理也有一套免疫系统,来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四栏表:
a、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比如,艾米希望更自信地表达自己
b、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比如,艾米在讨论时,即便心里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一般不会直说,而会以沉默应对
c、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藏的好处(如果不这样做,你所担心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
比如,艾米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避免被别人排斥
d、找到让那些好处成立的假设
比如,艾米的假设是: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5)推动行为改变的四个原则
原则一:重要假设的检验
a、看见内心深处阻碍你改变的假设
可以用“如果……就……”的句式来归纳
比如艾米的假设: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b、验证内心的假设
比如,艾米可以尝试在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会议上,先试着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在表达完后,对照她真实的经验,和原先的预期有什么不同。
原则二:小步子原理
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让每一次的小成功,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
用“奇迹提问法”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
假如奇迹出现了,你的愿望成真了。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你真的实现愿望了。回顾这个过程,你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小步子原理”的核心在于让自己有所行动,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刻的行动,让你专注于当下你能做的事情上。
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如果你需要最终成功的承诺,才能去做一件事,就会陷入让自己无法行动和改变的思维模式。
案例:匿名戒酒者协会“十二步法”的第一步:承认在对付酒精上,我们自己已无能为力了(承认自己失控,这样就不用把注意力放到你控制不了的事情上去了)。
要求会员设立的是“一天一次”的目标,不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专注于眼前能做好的每一小步。
原则三:养育“环境场”
“场”就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场”的第一个来源: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比如在图书馆和自习教室,就比在寝室更容易学习。
“场”的第二个来源:你以前在这个空间的行为。
比如,准备两台电脑,一台只工作,一台只娱乐。
当你打开工作电脑的时候,其实感性上也做好了要开始工作的准备。
在家里为自己创造一个“只做xx”的场。
原则四:情感激发
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发生。
内疚和自责的情绪并不会推动改变发生。原因在于,很多你想改变的应对方式,比如:乱吃东西、拖延,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而产生的。会让你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地放纵”的恶性循环。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是在这种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情感,才能促进改变的发生。
6)对改变的反思
改变有两个层次:
一个,是作为内容的改变。比如,从一个工作岗位到另一个工作岗位。
另一个是,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比如,一旦觉得焦虑,就更换工作这个行为本身。
有时候,“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
“总觉得自己有问题,总想要改变自己的状态,把改变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其实是缺乏自我接纳的表现。
自我接纳的本质是“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学领域的“森田疗法”,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意思是不纠结于自己的问题,把它当作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a、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比如,偶尔焦虑、失眠、遭遇各种挫折其实是生活的常态。如果把这当作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b、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比如,工作需要累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身体或心理受到伤害需要缓慢恢复,这都是自然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摆脱这个过程,想着依靠改变就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