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当鲁迅41岁的时候,他在北洋政府名下的高校任职,当中国文学课讲师,专门教授中国小说史,每周一次,将近五年时间,到1925年夏天为止。
鲁迅当时所在的高校,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后来的北京师范大学),那是北洋政府比较穷,北京的一些学校和机关经常拖欠教职员工的薪水,各校教职工曾经多次发起讨薪运动,鲁迅也曾参加了多次,甚至与其他八所国立学校的教职工一起总统府饿着肚子去讨薪——类似今天的民工讨工资,结果辛苦一夜也未能全部讨到,甚至还有挨打的危险,并让他伤透了脑筋——鲁迅一家开支很大,常常为讨薪之事伤心。
不过,鲁迅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就用自己的方法,比如用写小说来反映内心的不平和官场的不公不义。1922年6月,鲁迅写了一篇小说《端午节》,小说围绕着“讨薪”这一问题,写了一个知识分子苟且偷安的无奈形象。不能不说,鲁迅是一个超级的标题党,他起小说的标题明显是意味深长——比如他的这篇小说为什么叫“端午节”呢?我想鲁迅肯定想到了屈原这个人,屈原为了爱楚国忠君未遂而不得志,郁郁寡欢,结果自投汨罗江而喂了鱼,后来倒有了一个端午节的法定假日,让人都可以有休息时间来追思屈原,来吃点粽子。
鲁迅知道讨薪的辛苦,于是就刻画了那个时代一个知识分子的不堪形象,小说中的主人公方玄绰就好比阿Q一样,最常见的性格弱点就是“精神胜利法”,譬如他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的,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又如看见兵士打车夫,在先也要愤愤的,但现在也就转念道,倘使这车夫当了兵,这兵拉了车,大抵也就这么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他这样想着的时候,有时也疑心是因为自己没有和恶社会奋斗的勇气,所以瞒心昧己的故意造出来的一条逃路,很近乎于“无是非之心”,远不如改正了好。然而这意见,总反而在他脑里生长起来。鲁迅写此小说,仿佛是觉得这一批知识分子比较不幸,常常苟且偷生,不敢集体站出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鲁迅自己讨薪的时候也未能冲在第一线,因为他也害怕被流血,也曾前怕狼后怕虎。鲁迅的这一风格是一贯的,后来他曾劝告自己的学生许广平要距离危险的地方远些、再远些,而对于他所声援的女学生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却没有把对许广平的忠告同样对刘和珍而言,不幸后来的刘和珍成为死难者,而许广平成了鲁迅的妻子——师生恋的一大典型。
前面说了,鲁迅是一个标题党,他把自己的这篇小说收录在他小说集《呐喊》里,这部小说集也有一个好名字——“呐喊”,鲁迅总要喊出来,他通过这些小说来反映自己内心的真实情况,但为了避免成为屈原自投汨罗江喂鱼这样的端午节悲剧角色,鲁迅选择了闭门写小说,并笔为武器,用笔名写作,因为他个人是不大赞成到街上冲在前面的,比如他对许广平的忠告,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忠告,安全第一,性命交关——他坚持闭门写小说又是自己对自己的最好安慰。
鲁迅是一个聪明人,明白自己的角色,他不想成为斗士,也不想过于苟且偷生——于是就选择一种特别的“呐喊”,扮演好自己的教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