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脱口而出,然并不甚解,故,在此注解翻译,附些心得。
《大学》本为《礼记》之一篇。宋人将之与《论语》、《孟子》、《中庸》集为《四书》,宋人朱熹、程颐以为《大学》本为孔子及孔门弟子遗书,为儒学的入门读物。故而,朱熹将之列为“四书”之首。朱熹又认为《礼记》之《大学》多有错讹,故而将之重新编排,分之为“经”和“传”。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在此,学习孔子所言“经”部,“传”多是引经据典为解释“经”部。不在此道来。
“经”原文如下: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文中标注三处可能有所不解,所以单独解释一下:①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在古代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代在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宗旨等。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即光明正大的品德。③亲民:“亲”通“新”,即革新、弃旧图新。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其它地方就不怎么难理解了。
“经”大致意思可以理解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己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是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之道”,今天我们转化一下就是如今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至高修为,儒家最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倘若社会人人达到儒家思想的修为,那么便可出现“大道之行也”中所言的“大同社会”,我们所谓的“法律”形同虚设,如一张废纸,或许我们社会主义道路最终要达到最高目标:共产主义,兴许正是所言的“大同社会”。
“人之初,性本善”我是相信人本性的善良,不相信性恶论,毕竟,刚刚出生的孩子较纯洁,看到美好的东西会开心高兴,若是见到恐怖害怕的东西,他们也会哭,这一点足矣证明性善论的正确,至于为什么人会有好坏之分,这多是后天所生存的环境所致,故若要想让社会变好,自然得“明明德”、“亲民”说的直白些就是:人要学好。
接着就是讲人生追求,该如何做?“知止”便是:知道自己在哪里停止,这不就是我们所要树立的目标吗?“定”字更是表明我们所树立的这个目标、理想要坚定不移,所谓“无志之人,常励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便是这个道理,自己的目标、理想怎么可以随意动摇、放弃呢?有了坚定不移的目标后,就应该“静”,这里所谓的“静”,便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做事,所以叫“静”,若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不付诸实际劳动,整日浮躁吹嘘,又怎可实现目标呢?在脚踏实地地为梦想而努力时,不去损害他人利益,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便可“安”,心安理得,内心无愧于人。有这样的境界,对于一些细微之处,自然能考虑周祥,处处无所纰漏,这样难道还不能有所收获?还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讲的就是世间一个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循,都有始末因,即便我们有时做了错事,没有受到实有的惩罚,但是,倘若是一个有良知的人,那么他内心的那份自责和愧疚,我想是逃脱不掉的,做了好事没有得到实际的回报,但是,我们内心的那份愉悦,我们可是收到了。如果能够想到这些,有一颗大爱的胸怀去理解万事万物,那么我们还不能开心的活在这个世上?故“近道矣”。
后面所讲的我觉得就是一个“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想要“明明德于天下”必先“致知”、“意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顺序,做大事,倘若连小事也做不好,那么大事必然会有所纰漏,即便成了“大事”,也会有所瑕疵。《鸿门宴》中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好多人也会用“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来给自己在细节上出错找个借口。注意,这里的小节可是与你所成大事无直接的厉害关系哦!如若此小节乃大事的组成部分,小节不拘,又何以成大事?再讲“拘小节”我想更是一种严谨的态度,当然,有时“拘小节”也不要变成钻牛角尖。要会宏观调控,细处更要取舍得当。
再讲这条主线中,最为基本的归结为了“致知”。可见“致知”尤为重要,当然不要理解为“才”胜于“德”,这里的致知是一种认知能力,对世界万物的一种了解和认识,古代所认知的内容自然较为主观,比较人为、基础,即便是在西方也是从主观到客观、甚至到更深的认知(比如自由落体中: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样,“致知在格物”,既为“格物”自然是最基础的认知。对世间万物了解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后,是非善恶能明辨后,我们的意念和心思便真诚、端正,我们的自身品德修养自然会有提升,一个德行修养高尚的的人,在家庭、社会等还会不能更好的治理吗?所以,德才兼备,便可“明明德”。
不管是统治者还是黎民百姓,都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品性,这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如果丢失了这种做人的根本,社会又何以安定?这也是强调一个公平性,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中国有许多经典,《大学》蕴含很多的道理,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从多角度去研读我们的经典。鄙人才疏学浅,一点点对《大学》的读后感,共享!
参考书目: 《四书五经》 陈涛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