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说出“我喜欢愿意吃苦的人”的时候,那意味着他希望有人愿意为了他的利益吃苦。即便这个人是你父母!
因为,如果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一个人愿不愿意吃苦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比如择偶,通常大家在选择对方的时候会很在意考察对方可有“同甘苦”的品质,说的直白点就是她/他能否吃苦?一个女人希望男人能吃苦那是不言而喻的追求,而一个男人要求女人能吃苦也是衡量婚姻持久性的参数之一。
再比如一个公司在招聘时,总要考察一个人是否吃过苦,现在能否吃苦,能吃多少苦等问题。如果一个人不能吃苦,或吃着吃着不吃了,那么老板自然有必要将他清理出队伍。
但人怎么可能会喜欢吃苦呢?
中国的教育从来强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重要性,可不管怎么强调,人不爱吃苦从来都昭然若揭的摆在那里。而且吃苦为了做人上人这观念也很野蛮。
可这个世界就是很野蛮吧,毕竟喜不喜欢吃苦和吃不吃毕竟又不是一回事。有一家工厂,时薪是 25 元,那么如果按照劳动法一天按八小时工作制计算,就是 200 元钱。
可是小李却因为这个原因选择了辞职,理由是这个工厂严格遵守劳动法的话,他没法养家糊口。终于,他新换的厂,还是 25 元一小时,但是他一天可以工作 16 个小时,而且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每个小时加 5 元。这样小李的工资就由原来的一天 200 元,变成现在的 430 元,同样是一天,他的收入却翻了一翻。而且他在一次路过原来那家厂门口时还发现那个厂的原同事在厂房前拉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抵制八小时工作制 还我加班自由权!”
小李喜欢吃苦吗?他只是不想吃贫困的苦,以及不喜欢那没钱所带来的屈辱感。所以他不得不选择吃工厂的苦,吃加班的苦,吃透支的苦。苦有百样,总要选一些不那么苦的苦去吃。
那为什么有这么多苦要吃?归根结底还是贫穷。以中美对比,中国的平均时薪和美国的平均时薪都差不多是二十元,只不过美国的单位是美元。那么同样是一个小时,这个收益就天差地别了。
何况中国很多城市的时薪还低于 20 元,按照八小时工作制来算就是一天160 元,一个月按 30 计算就是 4800 元。不过中国很多城市的很多工种,一天工作时间远不止八小时,一个月甚至没有一天休假,但月收入可能只有不到 2000 元。我不知道这些人喜不喜欢吃苦?就假设他们喜欢吧,那么那些老板是否喜欢这些愿意吃苦的人呢?如果他们也喜欢,能否按法律规定付工资?
最近有一部电影叫《抓娃娃》,首先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名字。电影给你探讨了一种失败的教育模式,即“没苦硬吃。”中国人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形成了某种根深蒂固的思维,还是那一套东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电影中父亲老马因为起家于贫寒,故而认为是贫寒成就了他。没错,既不是见识,也不是运气。再加上长子的失败教育让他意识到必须要让幼子继业回到自己曾经的生存环境中去,才能有所收获。于是,他们一家改头换面以“穷人”的姿态生活。电影作为一个喜剧而言,无疑相当合格,仿佛一个加长版的小品进了院线。
但是,电影所讲的故事折射出中国教育的悲哀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眼下的中国家庭教育有三套基本悲剧。一套就是老马这种,有钱,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惜成本的投入,甚至依赖无限循环的谎言,最后却不得不承认,超越“奥卡姆剃刀原则”行事,也难保不上演俄狄浦斯王式悲剧命运的事实。
另一套悲剧就是有点钱,又没那么多,便拼了命的鸡娃。我认识相当多这样的家庭,将教育看的大于一切,坚信自己的严厉,逼迫,打骂和上不完的辅导班会成就一个孩子灿烂的未来。但最后呢?面对资源有限的封闭环境,蛋糕摆在那里,以为自己能吃得上,却不知道分蛋糕的人永远还是那些!
还有一套就是有钱,或日子刚过好没几年,将孩子视若珍宝,无底线的宠溺。于是,再好的苗子,通通废掉。也只有从这个逻辑上看,或许我们还有理由相信,吃些苦的确是有价值的。
问题在于什么是吃苦?认认真真学习是不是吃苦?进厂打螺丝是不是吃苦?上补习班是不是吃苦……我认为都不是,吃自己吃不下去的东西才是真吃苦。
我有些朋友也包括我自己,日子一旦过得清闲点,就会很有负罪感,会害怕,会觉得自己没有长进,于是就不得不找点事来做。有的去兼职、去开辟第二职业、去考证、去升学。中国的大部分人都受不了过浑浑噩噩的日子,而且也看不上浑浑噩噩的人。
好像的确没有什么人不喜欢吃苦的人。《抓娃娃》电影中的老马,趁了这么多钱,却不惜成本为孩子创造吃苦的环境,也来源于他喜欢吃苦的人,所以他要让儿子成为愿意吃苦且吃得了苦的人。更不用说,普通家庭里得培养了多少能吃苦的人。既然满大街都是愿意吃苦的人,大家自然认为不能吃苦的人成了异类。于是,也就真有了吃不完的苦!
有这么多苦要吃,问题仅仅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吃苦其实是因为没得选,而不应是乐意吃苦。在吃鸡翅和吃鸡毛之间,人很容易做出抉择。就像在吃鸡毛和吃鸡屎之间,谁又会选择后者呢?我们的潜意识中觉得不吃苦或者享乐是一种罪过,是废物的代言词。因此,整个社会都不遗余力的培养吃苦的人。你稍微有点不想吃苦了,麻烦也就来了,接着就更要吃苦。因为掌管话语权的人,就只喜欢吃苦的人。所以导致了不想吃苦的人也要吃不想吃苦的苦。
父母之所以努力让孩子吃苦,正是因为害怕他们以后吃不了苦,以至于连吃苦的机会都会丧失。而社会也很迎合父母们,保准能让孩子一进社会就有吃不完的苦乃至于苦头。
这多少是有一点病态的,为什么一定就有那么多苦?因为这个社会的文化系统从来就是好几套,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阶层压根就不通用这些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很上不得台面,又导致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困局。
吊诡之处还在于,我们的未成年人一边被要求吃苦,一边又被无限呵护着,这更表明了成年人的困惑才更深。
这批孩子小学接送,中学接送,高中接送,学校的课上着,补课班也上着,花高昂的补课费,可能换来高考400来分,好在也能上个普通本科,上大学再玩四年游戏,父母也不敢说、不敢逼。逼急了,又抑郁了,又不想活了,把70、80后父母折磨的想死都不敢,怕自己死了,孩子再饿死了。
但他们却希望孩子能像自己一样吃苦。在我看来,他们这辈子吃的最大的苦就来自他们的孩子,可我不敢想象他们会说自己喜欢吃、愿意吃这样的苦!
归根结底这就是这一批父母的锅,一种他们自我认知受限的大锅。他们恨不得把自己受过的苦全部当做一种罪过,然后像是对自己童年的报复那样对自己的孩子“好”,他们所谓的好,就是逼他们读书,给他们报补习班,报兴趣班……
我们小时候就总是拿“温室里的花朵”来说事,这里面也不是没有道理。其实人和那些花朵一样,要想让他成长,就是让他经受风吹雨打,自然的成长起来就好。
以《抓娃娃》为例,少年继业最后像楚门那样,走出了自己的围城,也许走出这座围城后他们的人生不尽如意,可那毕竟是真实的人生,是他愿意背负的一生。
所以,成长还是应该自然些,该踢球时就去踢球,不能因为踢球可能误伤就不让踢球;想拼命学习的就去拼命学习;当然该退学时也要勇敢的退学……我记得少年时那些无法把书读下去的同辈们,离开学校时是那样的喜悦,因为他们勇敢的脱离了一个无意义、只是虚耗的人生困境。但这一代人已经变得噤若寒蝉起来了,他们既不想这样,又想那样。于是就培养了一个个看上去有点思想,其实不过是外强中干、犹豫不决的小哈姆雷特们。
我就是如此认知教育的,即“不可过于人为!”
平常人皆知“过犹不及”和“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我希望每个人都志得意满的走上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来自万千声音的干扰乃至他者的强制干预。毕竟什么是失败什么又是成功呢?世事一场大梦,成败太深,着相太过,那苦就真正是吃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