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滑滑梯里,后面来了一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同龄小男孩子,到处乱窜,活跃的很,大声叫喊着,气氛突然生气起来。她奶奶就像保护出生的小鸡那样在后面跑着护着他,嘴巴里不断地唠叨“哎呦,宝贝,小心点,别摔着了”。
那孩子拿着一把玩具枪,追着其他小伙伴跑,跑到一块空地上,那块空地有很多沙子,他突然滑倒了,也没哭没叫,我看不出有一顶点的疼,我想着他会自己爬起来,结果他半躺着一动不动,一只手撑着地,保持着这个性感的姿势好几秒,原来是等着他奶奶过来扶。
奶奶反应迅速,惊叫着跑过去,“哎呦,宝贝,摔疼没有”,一边说一边帮他拍掉衣服上的沙子。我笑了,这是一个被宠溺的孩子。隔代养育的孩子,更容易被溺爱,这种爱是无理由无条件满足和呵护。
如果这样一直被宠溺着,长大后缺乏责任心和同理心,更不会懂得感恩,觉得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到时候父母可别怪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这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在他还小的时候,完全可以及时纠正,慢慢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父母去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改变自己育儿观。
我不是育儿专家,要问我为何这样说,因为看过太多育儿书,自然而然从孩子的一些行为推断未来的趋势。实践检验真知,结果都是惊人一致,特别是武志红老师的书,更是深入童年的心理深处挖掘最根本的原因,他认为成人后很多行为都可被追溯到童年时期的生长环境,甚至是恋爱观和婚姻观。
希希一周岁刚学走路,每次她摔倒都自己爬起来,我基本上不会过去帮她,我只会在后面鼓励她,说“希希,没关系,自己爬起来”,或者不说,等她爬起来再说“希希,真棒,自己爬起来”,有些时候旁人看见她自己爬起来,会赞她一句“哇,小朋友,你真勇敢”。我倒是极少说她勇敢,可能觉得还够不上这个词,需要实事求是,赞赏也需要恰到好处,要刚刚好,过了头即使虚假和欺骗。
她知道,每次摔倒都必须自己爬起来,这已经成了习惯,如果摔得有点疼,妈妈会过来抱抱,她会伸出手,让妈妈吹吹,然后亲亲,好像有某种魔法,就会很神奇地不疼了。
天下父母都是爱子心切,可宠溺过了,害得是孩子,也会影响家庭的幸福,多少被宠溺的孩子犯罪或自杀的,这种例子经常会看到。孩子的受挫能力太弱,心理素质太低,如何面对未来这个更加残酷无情的社会呢?
闲言碎语:
这几天嘴巴长了两个溃疡,甚是疼,不敢去亲她,怕有病菌传染给她。昨天我指着嘴唇对希希说,妈妈痛痛,给妈妈吹吹。她很认真严肃地看着我,然后把小嘴巴凑过来,轻微地呼出一点点气,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在吹,我以为她还不太懂,当我放弃了这个想法,起身站起来的时候,她突然转身拉着我蹲下,然后用小手扯着我的下嘴唇,大大地吹了一口气,仿佛大功告成般,开心地笑起来,一转身去玩了。当时我来不及反应,愣了几秒,然后心中溢满甜蜜和幸福。
之后也有几次,每次她吹完,我都要说,谢谢希希,妈妈不痛了。
2017年9月4日发布于个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