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元认知能力的差异造成的吗?
我很久之前看过《围城》,因为我特别喜欢的老师推荐过这本书,他说看完后很受用,然后我看到笑来老师在——学习学习再学习里面也说了这本书。
于是我就去看了,看完后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在想难道是我太过纠结于故事情节吗?还是我的生活经历不足够去理解这本书?其实我实在是很想知道笑来老师看完这本书的成长是什么?我也一直想找人交流这本书,可惜一直没有遇到对的人,现在我依然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感叹这本书,“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这句话萦绕在我的耳边很久很久,现在我想可能是我的元认知能力不够吧,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思考这本书的。
又说《动物庄园》这本书吧,去图书馆无意识看到这本书,被拿破仑猪给吸引了,然后就看了(看的不是原著),后来看到笑来老师说影响他一生的三本书有这本时,我再次惊呆了,后来这本书我反反复复看了三四遍(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反反复复看过一本书过),尽管看后对拿破仑的奸诈和其他动物的麻木跟风表示很嫌弃,但是我依然很欣赏拿破仑的一系列活动,那么井然有序,那么步步为营。于是我结合工程概预算课程(我的一门专业课)和拿破仑的故事,写了一份结业报告,还得了优秀。
其实至今我依然没有像笑来老师一样,从中获得更多的成长,我在想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此吧。
同样的东西,给别人就重于泰山,给自己就轻于鸿毛,然后就会去无端羡慕别人,抱怨凭什么别人能够拥有而自己只能观望。
从我和笑来老师都看相同的书,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这事来看,我发现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见不得别人的好,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加强元认知的练习,才是唯一出路。
对了,突然明白为什么读书一定要读原版了,因为只要是翻译的,都是二手的,所谓的二手就是原版加上中间人的看法,而我们容易把这个二手货看成事实(披着披羊皮的看法),我们再来阅读,相当于又再经一次转手,就会在原版上越走越偏。
这个就好像我们初高中学习古诗词一样,老师总是带我逐字解读作者作诗的各种意境,其实我当时就纳闷,也许作者写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想法呢?或者是也许作者要表达的想法不是这个呢?你没有和作者交流过他作诗的心境为何,又凭什么说他因为经历什么事,然后路过什么地方产生什么情感。
其实,古诗词能这么分析,应该也是概率论的问题吧,通过不断挖掘作者的事实经历,找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找出这些人和事在作者心目中的排名),然后分析作者的性格品行,如同编程一样,当某首诗显示出是作者在某个地方遇经历某件事而做作,然后就可以估计出作者当时的心境。
思考的艺术就是明明在同一屋檐下、每明明吃着同一样食物、明明经历同样的事,后天发现你我之间,如同《乡愁》,你在这头而我在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