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有约,专注于培训师和创业者的深度访谈
釆访手记:认识张怀老师是在一个交流群,想要采访他一是因为他有一门课“股权激励”,目前认识的老师当中能讲这门课的不多,二是某天在他的朋友圈看见他分享的培训师的五重修炼,很有共鸣。所以就有了这期的访谈对话,请看专访——《鹏有约》。
”
嘉宾简介
张怀
职业培训师
国家注册管理咨询师
执行力训练专家、管理教练
《人力资源》杂志资深培训专家
四川大学企业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
国内综合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实战专家
行动
教练
鹏:我在您的简介中看到一个很特别的词——行动教练,主要教哪方面的内容呢?
张怀 :准确的来讲,行动教练是香港国际教练协会在上海也有注册的一家公司,专门向国内传播教练技术,不同其他教练课程耗时长,十天半月或一年半年,很多企业感到不是很合适,致培训成本很高,周期太长。“行动教练”恰好能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训练方式,让学员在一两天就有所认识,如果坚持的话用三个月的辅导和练习,就能成为一个教练型的管理者。
鹏:刚才我们提到行动,与行动最接近的应该是执行力,那您怎么看企业内部的执行力呢?
张怀 :执行力课实际上我开讲的很早,2005年开始就去清华大学讲了三年,讲的是《总裁执行力》。执行力这个概念是:很多事情我们自己不觉得,定下目标以后,最后不了了之的多,不能坚持的也很多,得到我们期待的结果就更少了。
执行力的问题实际上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组织都会存在。
简单的讲,一个组织的执行力比如效率问题,对一个组织来讲,不可能每件事情追求得十分的完美,有时候组织之间PK,全靠取得先机,效率要高。比如华为,华为在刚成立的时候特别强调狼性,大家一起以一种非常高的效率把事情完成,组织的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我认为组织的决策和推动都属于执行力范畴,执行力本质上是一种领导能力,要么是组织的领导能力,要么是个人的自我领导能力,对自我的要求。另外我理解的执行力是基于目标管理的,没有目标的导航,谈不上执行力,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鹏:您刚才提到总裁的领导力,很多管理者更关注基层的执行力,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张怀 :从个体上来说,很多人对自己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我所理解的执行力可以用四个字代替:自动自发,就是什么事情都想明白了,觉得那就是我想要实现的目标,或者是我必须要达到的,然而不是所有的员工都和组织有共同的认知。
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我所理解的执行力,从员工个人的角度主要是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态度,
第二个是能力。
我们看到很多公司一讲到执行力就去跟基层员工打鸡血,我认为这样并不得法。从组织的角度来说,不是你要求或命令就能达到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很多组织执行力,讲着讲着就讲偏了,像有些老师说执行力就是服从,我不大认同这个概念,我觉得当下社会进步很快,组织发展很快,应该说给到一个好的氛围,比如说一个好的文化,给到一个好的机制,不管是人才的筛选,培养,或者激励,或者薪酬的考核,如果用这样的机制激励员工自动自发,做到这一点,执行力就不存在问题了。
有些老师说执行力是伪命题,我是不认同的。你可以去问任何一个企业家,说这话的老师一般是没进过公司的,进过公司的人会理解什么是执行力,就像你现在一样,你会感觉到员工跟你的步调不一致,你会感觉到他们的懈怠,你会感觉到他们的不努力,很多东西你都可以感觉到,
怎么去转化呢?
就真的需要功夫。教练技术就是其中一样功夫,这个功夫就是建立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的一种方法、技巧。我刚才也讲了,要改变一个人关键要有好的氛围,这个氛围必须是公正的,良性的,健康的,大家都认可的。第二就是富有激励的,我们见到很多做得好的公司,比如海底捞,就值得大家学习,任何一个组织,如陈春花(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所说 “要激活个体”,个体激活了,哪一个组织还没有执行力呢?
鹏:您有一门很有代表性的课程叫《股权激励》,您觉得在这方面企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好股权激励呢?
张怀 :作为企业家,首先要明白,股权激励的重要性在哪里?股权激励是一种分享的机制。
它有两个因素,一是股权,是产权性质的,不会随便拿出来分享的,二是一种激励,目前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讲,大家还是比较关心,比较愿意去学习这个。只不过有几个问题,一是听了很多课,但还是没找到适合他们自己企业的方法,目前讲这种课的老师也不少,
这个课能不能学好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老师是不是真心诚意的去帮助学生,我听说有的企业家花了一百多万也没学到真东西,当然这也是这个市场的情况。
第二个是你的基础管理有没有做好?你公司特别是在人力资源这一块上,有没有一个公平公正,大家比较认可的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这是一个前提。我这两年跟零售行业接触比较多,比如有一个医药集团,他们有很多经销商,他们就想发展这种合伙人机制。这是其一,第二是老板要想明白,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自己是什么状况、然后才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另一个是控制,不要弄到最后没达到目的,你也控制不了,所以在这方面需要专业人士,愿意真正去帮助这些企业家的老师,我觉得股权激励还是要小心做,不能自己在那里盲目“摸索”。
鹏:我看了您的课程介绍,您有3个类型的课程,分别是教练类,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如果要给一些刚入行的培训师一点建议的话,您觉得这个课程体系要如何构建呢?
张怀 :首先看他做什么领域,有什么样的背景。
1)我个人主张,如果没做过老板,没做过高层,就避免讲管理类或者领导力的课,因为那样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自己没做过培训经理而出来讲培训管理,那就容易闹笑话,再比如,没做过招聘,去跟人家讲猎头。所以,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不管是从事哪个领域的老师,要真正在那个岗位上摸爬滚打过,才会有底气—这个我觉得太重要了。
2)不要随便跨界,趟热点。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老师,今年生产管理比较火就讲生产管理,看到眼前股权激励比较火,就讲股权激励,过两天看到人力资源好像还不错,又跑去讲人力资源,这样也容易出问题,因为没有深度,没有延续性。我的课程好像不少,但我16年来只讲两个领域,人力资源和领导力。当然这个时代变迁快,适当延伸一下也是可以的,股权激励是人力资源的延伸、教练领导力是领导力、中高层管理的延伸,需要适当把握一个度。
鹏:您刚才谈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培训师的终身学习,我前段时间遇到一位老师,他说我不要做全职讲师,我要一边工作一边讲课,这样才能保证我在一边输出的同时还有适当的输入,您如何理解他这句话呢?
张怀 :作为培训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管是个人来讲,还是培训师来讲,其实可能也看到,有的培训师已经悄然离开这个行业,或者挂着培训师的名字,但跑去做别的行业或者已经换行,这个说明一是经济下行的因素,二是行业竞争所造成的局面。
作为培训师来讲,自身定位很关键,最关键的是要保持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路径很多,就像我们虽然没有天天在企业上班,但是还有常常兼任企业的顾问、跟企业交流、参与问题解决。
另外作为培训师,当诚心诚意的去帮助客户,聆听客户的问题的时候,不仅是一个知识经验的输出者,更重要的是,你还是一个引导者和教练,在这个过程中,你肯定不只是输出者。作为咨询顾问,更深入的去给企业把脉,我们透过做项目,透过和企业家与企业实际深度接触,透过人力资源部做访谈,透过给人力资源经理们去做沙龙,有时候也去参观一下标杆企业等等,从以上这些方面去做,你是能够保鲜的。刚才提到的那个培训师,他的选择也挺好的,每个人当下的选择都是OK的,这是我们作为教练的观点。
鹏:您刚才也讲到了,您进入培训行业16年了,那么在这16年当中,您觉得自己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张怀 :挑战很多。
定力
作为职业老师,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与选择,比如说,有时候课多一点,有时候课少一点,自己是不是能沉下心?有的老师可能一会回去上班,一会出来做职业讲师,一会去创业,一会尝试这个一会尝试那个,所以,首先对自己的最大考验是定力。
自我层面的突破
比如说我一开始是做总裁班,已有一定积累,反应也不错。从个人特质上来讲、我不仅是社会型、更多是研究型的老师,不属于表演型的,我有机缘到企业里面上了十几年班,教学特点更偏重实务,也曾有机会被企业大学邀请去做专职老师,后来谨慎的婉拒了。我本性喜欢自由,不喜欢受约束太多,所以决定了我跟别人走的路不一样。我的教学更偏重内容,学员的感受性,重视案例教学与现场互动。
课程再系统
我长期以来都是跟机构去合作,没有创办自己的公司,也没有去撬过任何合作伙伴的客户。挑战是把自己的课程重新整理、迭代,现在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其实更加需要系统的东西,这个可能跟社会潮流的认知不大一样,我自己认为现在做的事情蛮有成果,力图实现课程的系列化,实务化,但这个对老师要求很高......这些年,走了十几所高校,像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他们都邀请我去参与他们的教学,还有一些社会上比较有名的集团,像海信、美的,格力等,还有一些国外的,像正大集团,泰国的,大金空调,日本的,他们都愿意邀请我,觉得老师真投入。
这么多年来,我没把这个当生意,是作为一份良知或者使命去对待,觉得要对得起学生,在课程的研究方面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让学员学有所得——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
鹏:您曾经讲过,一个职业培训师在职业发展中有五重修炼,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张怀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是研究培训管理的,也是培训经理出身,对这个体会很深,说的五重修炼,其实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培训师除了他的专业,敬业更关键!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要真心的付出,心态很重要,这是从道德层面来说。如果从技巧上说,第一是演讲的技巧,某些TTT课程最基本的就是演讲技巧,可能有的讲TTT的老师会不认同,我最看重最本质的东西,主张一语中的,抓住核心,让学员学有所获,只不过看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做到这一点算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吧,
所以,
第一重修炼首先是演讲技巧,而用眼、控场、把握学员特点等等本质上是演讲技巧;
第二是课程开发,我也知道现在认证课很火,一个认证课敢拿出来,它的体系还是不错的,但是一个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讲别人的认证课,一个好的老师得有自己的课,你如果失去了开发能力,只讲别人的版本,这个版本如果在市场上不行了你也完蛋了,我知道市场上不少这样的老师,所以这几年我在这一块花了相当多精力来开发自己的课程;
第三是要懂培训项目,为什么你要懂培训项目呢?因为现在的培训市场要求老师有系统规划的能力,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满足于一个单一的课程,所以你必须会设计一个系统的项目,不管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比如说你现在想上领导力的课程,我就可以根据你的要求去规划三天五天或者八天十天的课程,它就是一个项目了,比如说前端的需求调研,中间的课程巩固,最后的辅导,它就是一个真正的项目,相比于一个单纯的培训,效果有天壤之别。
第四是要懂教练技术,其实某些演讲型老师,他是不相信教练的,因为我有一个很深刻的发现就是,你纯粹靠口述靠讲解的话,听起来好像满腹经纶,但是学员吸收率很低,这个实际上作为培训管理也发现了这一点,如果是单纯的宣讲,学员的吸收率大概在5%-10%,这是非常低效的。
第五是要懂行动学习技术。
鹏:您刚才也提到培训市场很多的起伏,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有很多线上的课程以及不同的培训模式,您怎么看培训市场的前景?
张怀:培训市场是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于学员的学习模式我倒不是很深入的去研究,因为我把精力都放在课程方面,我觉得今后的培训应该会分层。
分层的意思是,有一些老师什么课都可以上,低消费的,现在的培训市场并不完全认品质,我个人是这样看,他们会招标,谁价格低就选谁,实际上这样是不理性的,他这样等于是打击高品位的老师,也不鼓励老师去做深入的研究,还有做针对性的教学,实际上这样对培训行业也是不好的一方面,
第二个我觉得今后的培训会是各取所需,就比如说你没时间,可以在线上学习,线上的学习有一部分的效果,实现某种转移,有些课可能他不参加了。但是线上的课程主要还是要结合学习者自己的实际选择,就一个单位来讲,靠个体的学习永远没有靠组织的学习效果好,以后的学习形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一部分的客户会持续的请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来带领他们系统的构建他们的核心能力,网上的课程虽然比较便宜,但是相对比较零碎,我们发现讲线上课的老师经常会觉得自己无从发挥、效果受限。
现在的问题培训机构会挑客户。真正有智慧的客户尤其是觉得培训很重要的客户,而不是有一点点预算,几千块钱随便找个老师,或者大家都听免费课的客户,这样肯定不行,
真正有效的课程来自于以下几点,第一是聚众效应,大家在一起不仅有思想的碰撞,而且有交流,这一点线上课程做不到,第二点针对性,线上课程一般是讲共性的问题,比较难做到针对性,第三是实时跟进,这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又能落地的老师,这样就可以帮到客户与时俱进。归根到底是线上课程、内训、项目都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比例会有所调整,线上课程会增加,优质的课程与老师会因为稀缺性实效性受到社会的持续认可,所有这一切,线上线下的走势到底如何变化,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END
采访:吴启鹏
图片提供 | 张 怀
编辑排版 | 薇薇安
采访后记
原定30分钟的访谈,谈了一个多小时还意犹未尽,作为一个在培训行业16年的资深培训老师,他身上有四川人的热情,也有作为一个企业管理顾问的责任感。我印象最深的是采访结束时已经是十一点了,他还细心地把我们的谈话要点重新整理分享到微信群里,这份行动力,让我很受触动。
鹏有约,专注于培训师和创业者的深度访谈。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