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
很多人对此的回答都是自己那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和室友一起的肆无忌惮的疯狂、还有期末之前的没日没夜的赶工。除此之外呢,剩下的基本就是每天都差不多的生活了,这些日子在我们的记忆里没什么明显的痕迹,回想它们就像是在看带了划痕的光碟,模模糊糊一大团,什么都看不清楚。
然而在我的大学生活中,还有两个月与众不同的时间,这段日子在我脑海里的印记不亚于一段感情。
在大二暑假入手了kindle之后,我度过了两个月沉迷读书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我就觉得时间如果不用来吃和睡,那就得找本书读一读。那时候每天坐在自己屋里的椅子上,右手拿着kindle,左手边放着一杯水,几个小时就这么不知不觉过去了,一整个假期竟然没怎么出门。由于坐得太久,到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我的腰就疼得不行了,后来贴了几个星期的骨通贴膏,加上健身运动才终于恢复。
这两个月里,我读了一百三十多本书,读书体会写满了整整一个笔记本。算一算,大概是一天两本书的速度,不算很快(因为我听说有大神是可以一两个小时就看完一本书来着,不过那应该就不是通读了),但对我而言,我已经很喜出望外了。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直到今天,除了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琐事之外,我还是坚持每周至少要读完两本书。
布丁虽然智商不高,但正所谓熟能生巧,书读得多了,对于读书这件事就有了些新的体会和认识,又到了世界读书日,今天一起床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我对读书的几点看法,这次的文没打草稿,写得有些随意,大家也就不妨随便一点读吧。
1.读书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大众普及的说法是“读书就是一种学习”,我觉得这话说得对,但是还不够准确:
读书其实是一种交流。
在《创作生涯回忆录》中,斯蒂芬金说,写作就是心灵感应。
通过作者写下的句子,无论是相隔了几万里的空间,还是相隔了几十年的时间,读者和作者脑子里都能产生相似的想法,这就是书的力量。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一辈子都难有一个机会能够和那些好书的作者面对面交谈,这话说起来似乎有些让人沮丧,但其实大可不必:虽然不能面对面,但作者想说的话都已经不辞辛苦地写进了他们的书里,它们就在你的书架上或者阅读设备里面,等着你来感受。
可是书本又不可能开口说话,那么读书又怎么可能是交流呢?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思想的结晶,阅读的目的其实就在于感受作者的思想,从而影响自己的思想(不一定是变得和作者一样)。因此读书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把书看成是一页一页干巴巴的文字,你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正在和你进行交流的人。
所谓交流,就是要像两个人在聊天一样,你不仅要听对方说什么,还要有自己的认识和问题,如果你所读的是一本优秀的作品,你会发现你的认识会在后文和作者发生共鸣或者碰撞,你的问题很多都会在后文中得到回答。我把这样的读书状态叫做“交流式”状态,这样的状态中更容易产生思维的碰撞,思维的碰撞引发你的深度思考,而深度思考是一个人获得思想上的提升最重要的途径。
在《学会提问》一书中,提到了学习的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是“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这里的“淘金式思维”和我的“交流式阅读”意思差不多,不过这本书所讲的主要针对一些论述型的作品的阅读,而我觉得这方法的用处不限于此,具体的情况留待后文介绍。
如果你对这种阅读状态还没有体会,那么你不妨读一读斯蒂芬金的《创作生涯回忆录》、石悦先生(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或者易中天先生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些是在我读过的书里面给人交流感非常强的几本,读这些书,你会觉得作者真就坐在你面前一样,十分适合这种高效阅读状态的初学者。
2. 世上的书分两大类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提到,每一个读者,都应该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套书籍分类系统,在遇到每一本书的时候,第一时间大概确定“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然后采取合适的读法,这对阅读会大有好处。
我觉得这样的分类做的精细一些是很有好处的,不过如果你觉得那太麻烦了,不妨来看看我的分类方法。我觉得世上的书总逃不出两类,一类是讲故事的,另一类是讲道理的。如果再分细一点,那么讲故事的书分为讲真故事的和讲虚构故事的;讲道理的书分为只讲道理的和讲完道理还教你怎么用的。
在“交流式”阅读的大框架下,这两大类书的读法也是有所不同的。
讲故事的书包括很多小说、散文、剧本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是讲故事的,比如托尔斯泰、契诃夫的很多短篇和中篇小说在我看来,其实是讲道理的。讲故事的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们不是为了讲道理而讲故事,而是在故事的跌宕起伏中自然生出一个主题来。读这些书追求的是一种情感体验,从而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认识。读讲故事的书,要注重感受,要学会放松自己的情绪,让它接受故事的影响,阅读过程中的疑问也是有关感情的疑问,这样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所谓讲道理的书,和讲故事的书就刚好相反,这些书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讲清楚道理,这道理可以是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是做人做事的方法。读讲道理的书,追求的是一种思维和认识的提升,从而丰富我们的理性思维。讲道理的书缺不得良好的逻辑结构,不然就无以服人。因此读这些书要时刻保持理性而且清醒的头脑,不能被情绪的变化蒙蔽,在逻辑学中,专门有一种谬论就是通过影响对方的情绪来影响对方的判断,一旦你变得情绪化,就很难再看得清道理了。除此之外,也别忘了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质疑,期待作者的回应。
我得承认,这样的分类或许并没能包括世界上所有的书,但是我仍然固执地坚持这样的分法,因为我觉得,任何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必须得属于这两类中的一类:要么讲好了故事,要么讲好了道理;要么能丰富读者的感性认识,要么能提升读者的理性认识。
世上确有一些书,既没有讲好故事,也没有讲清楚道理,倒是堂而皇之地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这种书是根本不值得一读的。有一次,我在商场的书店里心血来潮,随手拿起两本讲某某指南的书,翻了几页,就找出两三处两本书矛盾的地方,而且完全看不出应该信哪个,究其原因,就是两本书都没讲清楚道理。
所以下次你再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不妨先看看这本书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再想想自己应该怎么读,只需尝试一次,你就会知道这样做有多大的好处。
3.我为什么要终身读书
我不喜欢在很多平台上有关读书的撕逼,两边的人们吵来吵去,最后往往谁也说不动谁,我始终觉得,一个人读多少书,全看他自己的喜好。一个人喜欢什么本来就是没什么道理的事情,因此如果别人不爱读书,我也从不强求,但是同样,不喜欢阅读的人也不必看不惯爱读书的人们,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没什么好嚷嚷的。
不过我还是想一厢情愿地说说自己决定终身读书的原因,如果看完这些话的人中能有一二个也做出和我一样的决定,那我真就是十分欣慰了。
在《书与你》中,毛姆说:
养成阅读的习惯,使人受益无穷。很少有体育运动能够适合盛年不再的你,让你不断从中获得满足,而游戏往往又需要我们找寻同伴共同完成,阅读则没有诸如此类的不便。书随时随地可以拿起来读,有要紧事必须立即处理时,又能随时放下,以后再接着读。如今的和乐时代,公共图书馆给予我们的娱乐就是阅读,何况普及本的价钱又这么便宜,买一本来读没有什么难的。再者,养成阅读的习惯,就等于为自己筑起了一个避难所,生命中任何灾难降临的时候,往书本里一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的确,除了喘气之外,读书是为数不多的一辈子都能做的事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手脚都会慢慢变得不中用,然而只要脑子还算能使,就还能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对于毛姆先生“避难所”的说法,相信读过他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人性的枷锁》的人们会深有体会,我们或许不会有小菲利普那样曲折的童年经历,但静静地读上几页书,也可以让我们暂时忘却世间的嘈杂,找回宁静而且冷静的自我,等我们放下书,又可以以更好的状态面对一切。
另外,读书是一个加速你成长的方式,就像前面已经说了的,每一本好书都在感性或者理性的方面丰富了你。就像没有人能说出自己十年后的样子一样,也没有人能说出自己读了大量的书之后的样子。
在《送你一匹马》中,三毛有这样一段话: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就我自己来说,在读了那一百多本书之后,我就觉得自己能够以更多的角度看待世上的事情,而且心态比以前更加平和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好像经历了好久一样,虽然肯定不比亲身经历来的那么真切,但确实也有了很多新体会,甚至觉得已经和两个月前的自己不那么熟了。我想,如果这两个月的时间我用来吃喝玩乐,那肯定会是完全相反的效果。
到今天为止,我没有统计过自己到底读过多少本书,不过我的账单告诉我,我花在亚马逊上的钱已经有接近两千块了,你可能觉得这数目不大,但亚马逊上kindle版本的书大多数都只要三四块钱甚至几毛钱,偶尔有贵的,也就是十块钱多一点,很少有超过二十块的。
其实每读一本书,都是在塑造明天的自己,这就跟吃饭差不多,不同的是吃了饭会在身上长出肉来,看得见摸得着,读过的书却不会让脑子变大,但思想的变化往往比身体的变化具有更大的意义。
刚刚点了一下保存,才发现已经不知不觉写了3600多字了,也就不说太多了吧,关于读书的其他感想,留待日后再和大家分享,如果你耐着性子读到了这里,那我对你真诚地说一声谢谢。
以上,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