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悄悄地走了。我的第二次高考,第二次查分,第二次填志愿,也通通都结束了。
现在才发现,填志愿的时候,我们才开始真正的长大,因为这时候我们开始学会选择。我们小心翼翼,又犹豫不决,害怕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使整个人生都脱离曾预想的轨道。
我从小有一个清华梦,像许多小孩一样,甚至也纠结过上北大好还是读清华好。清华,我梦想好几年的圣地,至今也无缘涉足。后来,现实越来越残酷,就想着一定要去北京上大学。
去年,我就把几乎所有的选择都局限在北京,分数较低,依然盲目地选择北京的学校,本科提前批是北京的,贫困专项也是北京的,平行志愿6个中有4个是北京的,两个本省的。查到名次的时候,我几乎是绝望的,因为那个位次在北京读不了较好的学校,可我依然不到黄河不死心。其实我不仅盲目而且随意,想着很有可能去复读,所以填完后我都不记得我志愿顺序以及院校名称。
我就像一个在玩游戏的小孩,一边想堵一把运气,一边又想着反正输了可以重来。
后来,我如愿被北京的一所院校录取,但非985非211,更可恶的是“高分进低校”,因为它地处北京,所以我把它排在前面。本来我可以在本省读一所还不错的211。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复读。也许人一旦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为了防止自己后悔,就会找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我就是这样,于是,复读的奇效被我在心里无限的放大。
复读是一个痛苦、孤独、不断蜕变的过程,可是,结果才是最引人注目的,在经历了很多次考试排名,上升跌落,失眠哭泣,枯燥无味之后,我终于看到了结果——我在北京依然上不了较好的985。不管过程如何惊艳,如何波折,这就是结果。
我又开始第二次选择。我觉得自己又考了一个尴尬的分数,不过,似乎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分数很尴尬。我翻翻填报指南,再翻招生计划,上网查各年的一分段表,根据线差计算该校各年的录取分数,再对应到位次,分析走势,评估自己的风险。
我无比纠结,纠结于过来人的建议。有人说先选学校,有人说先选专业,学校排名不太重要,有人说专业要选好就业的,有人说专业要选自己喜欢的,有人说南方好发展,有人说读大学可以走远一点……我也纠结于A校好还是B校好,纠结于要不要去北京,纠结于和喜欢的人不在同一个城市,他会不会跑掉,纠结于我的分数去这个学校是否值得。
我去问上大学的同学们,“A校pkB校,谁能赢?”我期待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不管是A还是B,这是我的懒惰心理在作怪,我实在不想再去纠结了,可是他们往往告诉我:要看你喜欢什么了,这两个学校各有所长。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也许,我对它们都提不起热情吧。
我失眠到半夜,思考着这些“人生难题”,我觉得好累。
最后,我忍着痛,做了一系列重要的选择。人生是自己的,这个时候只有我自己选择,没有人对我做任何要求,从学校到专业,没有人可以代替我做决定。
我填了6个985,1个211,但是都没有北京的,一个都没有,我的心很痛,我放弃了那个梦想了好几年的地方,放弃了与喜欢了好久的人见面的机会。
因为我能力有限,资本有限 ,我不得不攥着仅有的资本去做除北京之外的更好的选择。
选择之后,我的心很痛,我害怕将来会后悔,但渐渐地,开始释然了。
正是在这些选择之间,我不断地更新自己对大学的认知,不断地蜕变。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也复读了。填志愿的时候,她问我填的哪?会不会和她填一样的?她填了北京的C校,那也是我的备选项。可是她的分数比我低一些,我说:“你可能录不上,只是去年收分低,前几年都比较高,风险大,何不稳当些?”我很少这样直白地说话,只是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我不得不提醒一下。
她问我会不会填C校,说如果我填了,她就不填了。我当时内心对她是费解的,想着这姑娘可能也为志愿焦心吧,到最后干脆想通过我的决定来决定她的未来。可是,以我和她的分数差距,我填不填对她影响并不大,即使我不填,我们中间还有好几千人,别人也会填的。
第二天,她告诉我,她不去北京了,我说为何,她说C校不稳妥。在我看来,那是迷途知返吧,我们都已经是第二次填志愿,不会有第三次机会了,所以妥当慎重才是第一原则,我们已经输不起了。
想必,她也在挣扎吧,脚踏实地还是跳起来看看能不能够得着?
最后,她做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选择。
短短三天,最后我们只填了五六所院校,十几个专业。但其实我们做了无数个选择,从地域到学校,从专业到就业,从气候到饮食。我们开始认识到现实的残酷,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多么局限,同时又期待着自己人生的下一颗巧克力。
在这些的选择之间,惊觉,我们开始长大了,开始自己来做决定,开始盘算着自己的未来,开始用自己或多或少的资本去做最佳选择,开始用大人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