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 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参考译文】
路上露水湿漉漉,
是我不想早赶路?
只怕路上露水多。
谁说鸟雀没有嘴?
怎么啄穿我的屋?
谁说你还没成家?
凭啥送我进监狱?
虽然送我进监狱,
要想成家不可能。
谁说老鼠没有牙?
怎么穿透我的墙?
谁说你还没成家?
凭啥让我吃官司?
虽然让我吃官司,
我也决不顺从你。
这首诗是一女子为拒绝一个已有家室的男子逼婚而作。
一大早就急匆匆上路,肯定是急着去处理应急的事情,也顾不上被露水打湿了的鞋子和衣服,而且边走边急咧咧地质问对方:“谁谓雀无角?”、“谁谓鼠无牙?”,越说越着急。男方显然妄图采用暴力手段,强买强卖,甚至用刑狱相逼,但女子并未屈服, 义正严辞地拒绝对方,尤其是几句反问,加快节奏,强化语气,“虽速我狱”、“虽速我讼”,女子依然勇敢而坚定地说“不”。即使是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这种宁为玉碎的气节,有力的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有学者根据篇幅和语境推定,这是一首缺了一部分的不完整的篇章,但是对于所表达的女子的强烈拒绝的意愿而言,仅仅这几个反问句已经足够了。不管你是“雀”还是“鼠”,不论你的“角”和“牙”多么厉害,也不论是“打官司”还是“进监狱”,女子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亦不女从!
拒绝也是一种尊严,不管是语言上的还是行动上的。这种简单直接的拒绝与强权所代表的粗暴蛮横,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拒绝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尊严、人格、自由等,而不惜牺牲现实的实际利益,乃至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这是人类精神层面的一种追求和境界。
强权所代表的是现实的实际利益。当人只盯住眼前的实际利益时,就完全可能为此牺牲精神上的价值追求,变得像行尸走肉一般而失去了人的本性。当人变成权和钱的奴隶之时,他就彻底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丧失了自己;这是一种低端动物现实的物质的追求。
尊严是人类最根本的东西,士可杀而不可辱。诗中的逼婚更是是对人格尊严的挑战和践踏,是对人的价值无情地蔑视和抹杀。因此,女子宁肯打官司,不惜付出坐牢的代价也要拒绝这桩毫无尊严的婚姻。千百年来这女子依然值得我们尊敬。因为时至今日,尊严已经成为了奢侈品。为了利益而沦为奴仆,变作他人的玩物,反倒是成为了常态。选择拒绝和反抗,女人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从诗中读出的,正是敢于说“不”字的凛然气节。
非常遗憾的是,这个女人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反观几千年后现在的我们,已很少敢于说“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