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闹钟准时响起,窗帘拉到恰到好处,洒进来的阳光温和地点亮了这个房间。伴随着愉悦的钢琴曲,是一个温柔的女声像母亲在叫你起床。你来到洗漱间,镜子上倒映着你不修边幅的满嘴泡沫的样子,也显示着你今天一天的行程。
厨房里的粥和面包刚刚好在适宜的温度,冰箱上提示着即将过期的牛奶和麦片,和建议购买的食物。
汽车早已经启动,车内的温度调至适宜,伴随着早间新闻,你按着导航开至目的地。
这是人们对于未来的幻想,也会是几年之后的现实。《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Farhad Manjoo 将亚马逊描述为“Keeper of lists, a provider of food and culture, an entertainer and educator and handmaiden to my children”。他曾这样描述他的亚马逊世界:Echo,一个无线免提设备,通过一个虚拟的语音助手Alexa与他交流。Echo每天为Manjoo查阅天气,播放Manjoo最喜欢的音乐,根据Manjoo的喜好帮他在亚马逊上购买商品。这些都是亚马逊目前能够实现的事情。然而这只是开始,Manjoo发现,随着和Echo的进一步互动,Echo逐渐成为了一个最懂他的管家,陪伴着他度过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也最孤独的时光。他意识到,Echo成为他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甚至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他开始依赖Echo,他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没有Echo,他还能不能生活下去。
这种曾经存在于爱情的深刻告白,此时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被众多APP,网站包围的同时,互联网巨头们以“便利”为名,悄无声息地让我们立下“没有他们我们活不下去”的宣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
经过了web1.0的个人网站,web2.0的维基百科,我们终于来到了如今这个人-网络-人纠缠不清的web3.0智能时代。这个时代里,网络对用户了如指掌,他甚至不需要用户提出需求,就直接告诉用户想要的答案。
人们陶醉于科技的善解人意和神通广大,却不知真正的危险正在降临。
正如我们喜欢在朋友圈,在微博,在各大社交媒体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样,社交媒体也喜欢收集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产生的所有的数据,包括我们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我们的阅读记录,甚至包括我们在点赞之前停留的秒数都有清晰的记录。可怕吗?但这还是冰山一角。所有的搜索引擎,所有的购物网站,你以为你删除的记录真的会消失吗,不,你删除只是你选择看不到而已,所有的数据后台都会详细记录着你在这些网站APP上所有的行为,并以难以想象的精确度存储下来。正如上文构造的美好景象,这背后是无穷无尽的Farhad的数据的提取和算法的处理分析,才能构造出Echo的大脑。
那么问题来了,谁拥有这些数据?我们作为数据的产生者,只能作为数据的产生者,数据的所有权往往是在这些软件和网站的拥有者手上。他们一边处理我们产生的数据,一边精进算法和技术,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的正向反馈既能促进技术的进步,又为人类谋福利,不是挺好的吗?但谁能保证数据的拥有者真的能捍卫我们的数据吗?谁能保证拥有者所认为的“更好的服务”真的更好呢?
盲目依赖的背后,是巨大的隐私泄露隐患。Facebook的剑桥分析只是冰山一角。6月底,道德黑客、漏洞赏金猎人Inti De Ceukelaire披露,Nametests.com的第三方智力竞赛应用让1.2亿Facebook用户的数据面临泄露风险。
隐私泄露隐患固然可怕,但这只是信息技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同21世纪初人们喜欢将互联网技术比作双刃剑一样,信息技术也是好坏并存。其实,无论什么技术,它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而信息技术的隐患远不止于隐私泄露问题。
2014年7月14日,Facebook在期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Massive Scale Emotinal Contagion Through Social Networks”。在这篇文章中,Facebook开展了一个样本值达689003人的实验来探究社交媒体上情绪状态对其他人情绪的影响。Facebook刻意减少一部分人接触朋友动态的机会(无论朋友动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同时增加一部分人接触朋友积极动态的机会,增加另一部分人接触朋友消极动态的机会。他们发现社交媒体上的情绪影响是存在的,那些接触积极动态的人更倾向于发表积极态度的帖子,那些接触消极动态的人更倾向于发表消极动态的帖子。且不论这个实验的科学性,它是否应该存在就已经足够引人争议的了。
脸书能不能不经过实验者的同意就进行实验?
其实在这里,脸书就像一个报纸的编辑,他通过编辑我们读者看到的信息,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脸书作为媒体,他的这种行为无可厚非,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某报纸刊登杀人事件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就投诉该报纸一样,Facebook给我们呈现积极动态和消极动态,这是他们的选择,我们无权干涉。只是不同于报纸的是,我们是“新闻”的提供者,所以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对于自己发布的“新闻”有权,甚至认为我们对于Facebook如何处理我们的“新闻”也有支配权。这是因为我们对于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社交媒体使每个人变成一个小小记者,却并没有告诉每个人作为一个记者的责任和义务,更鲜少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有各种各样的网络暴力,不实炒作。而且社交媒体也并没有担负起作为编辑的社会责任,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放任事态发展,甚至煽风点火。
这个实验的争议,在我看来,主要来源于脸书的社会性。脸书的社会性和庞大的用户规模注定,他不能简单扮演一个编辑,他的责任远超过一个普通的报纸杂志的编辑所能承担的。所以脸书到底能还是不能不经我们的同意进行实验,我想还是见仁见智。
除了站在一个用户的角度去探讨脸书的授权问题,我更希望从一个更加技术化的角度去思考。由实验可以看出,脸书的确有影响人类情绪的能力,那么如果未来脸书掌握了如何进行情绪渲染的能力,甚至达到设计人类情绪的程度,可以使人类情绪最优化,你是否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快乐”的环境中?
我们已经处于一种物质上极度便捷的时代,外卖平台,购物网站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快车拼车让我们免于行走的疲累,搜索引擎让我们不必思考就可以找到答案。如果人工智能再进一步,设计和操控我们的快乐,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就拿GPS技术来说,GPS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有了GPS的我们变得有勇气去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不用担心迷路。购物平台、外卖平台、拼车平台也都是建立在GPS的基础上。我们习惯于GPS,依赖于GPS。
假设有一天,你乘坐出租车去公司。但你在路途中睡着了,出租车司机拿走了所有的财产,把你一个人丢在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你会怎么做?
有人说只要有手机就好了,GPS可以告诉你你的位置,而且还可以报警,警察问起来,也不会慌乱。
但如果我们没有手机,没有GPS呢?
为什么我们连询问路人的意识都没有了?问路这是基本的常识,不是吗?
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在,社会隐患层出不穷,隐私泄露,手机病,缺乏真实交流等。但最让我担心的是,当人类习惯这些技术之后,基本技能的丧失。不会下厨,因为有外卖,不会认路,因为有GPS,不会开车,因为有无人驾驶和快车平台,甚至不会思考,因为有搜索引擎,更不会悲伤,因为有社交媒体。
正如文章的开头,如果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可以完全由管家安排,那么这样的生活还叫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