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百度词条中解释为不真实、不实在,虚假,作假。虚,为空虚,跟“实”相对;伪,为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
显而易见,它属于贬义词。正如生活中我们常常咬牙切齿、满脸嫌弃地议论某个人如何的虚伪,迫不及待的想要亲手揭开他真实的面貌。
有的人说,这世界就是虚伪的,我们作为这世间的一物,自然从降生就是虚伪的存在,所以也得虚伪的活着。
虚伪到底是一个人的天性,还是后天习得?
这应该也能算得上世界未解之谜了吧,就像在讨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话题一样,双方辩手各执己见,拿出各种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主持人给出的也只能是“无法评判哪个观点是正确的”之类的结束语。
但不得不说,成年人比小孩子更虚伪一些。
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教育自己的小孩子“诚实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长大了,又被嫌弃不会说“客套话”。
走的路多了,渡的河多了,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将真实藏进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然后披上虚伪的外壳,好像这样才有勇气面对外面残酷的世界。
“我本不想做个虚伪的人,可真正经历过生活才发现,不虚伪都不行。”
这应该是很多成年人对自己虚伪罪行的申辩吧。
1. 为了维护那可怜的自尊心,所以假装过得很好
现实讽喻短片《虚假的你》中,描述了一幅成年人在社交网络中虚假的画面,看起来可悲又无奈。
明明开着私家车,却跑到山坡上,拍了一张带着头盔的照片,配文“完成30公里骑行#健身#爬山#骑车”。
拍了一张整洁的办公桌照片,配文“弄干净#干净的桌面#积极工作”,镜头一转,干净整洁的旁边一片狼藉。
换了一件又一件的衣服,拍了一张自拍,配文“有型#简生活#一拍过”。
朋友聚会,各自刷着手机,请服务员拍了一张合照,配文“和他们在一起真好#好时光”。然后又继续拿起手机。
和男朋友拍亲密照,被男朋友厌烦地嫌弃,女孩回到自己的空间,配文“哦宝宝#恋爱关系”。
即便自己过得有多不如意,也要营造出一种美好生活的状态。
旁人即便有多了解你,有多瞧不起你,也毫不吝啬的献出赞扬之词,当事人更是在这赞美之中肆意徜徉,渐渐地都看不清何真何假了。
成年人的世界,大概就是“相信我,我过得很好。”
2. 怕被不喜欢,所以假装自己喜欢
“怎么样?”
“嗯,挺好的”
“喜欢吗?”
“喜欢”
新进公司,职场中对待新人总是会有多少不友好,端茶倒水,打扫卫生,前辈们总是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让你替他们把活干了。
还一边关心着你“累不累呀?休息会儿再干吧。”这时你得笑着说“不累,我挺喜欢干这些的。”他会说“嗯,不错,年轻人就得多干点。”
老板询问你情况,问你“怎么样?工作还适应吗?”
这时你得笑着说“多谢老板关心,挺好的。”
为了和同事们处好关系,即使累的像狗一样,还得应付下班后的酒桌,喝着从不喜欢喝的酒,陪着笑脸,还得夸“这酒不错”。
努力迎合着别人的喜好,想要被接纳,宁愿讨厌着虚伪的自己,也不要只剩自己一个。
慢慢的,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虚伪变成了一种社交的能力。
鲁迅的《彷徨.伤逝》中有一句话:“她从此又开始了往事的温习和新的考验,逼我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将温存示给她,虚伪的草稿便写在自己的心中”
少年时,不谙世事,厌恶着大人们之前虚伪的圆滑客套,
长大后,才知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言不由已。
3.有了顾虑和软肋,所以假装坚强
大多有坚硬外壳的东西,都是有柔软的地方需要保护。
那日朋友喝醉酒后来找我哭诉,他喝得很多,嘴里一直重复地说着“好累啊,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我默默地听着,我知道他并不是想从我这里要到答案,只是想找一个树洞说说话而已。
最后,他说“以前我一直讨厌虚伪的,现在我还是要让自己变成讨厌的样子。”
我很想告诉他“不要讨厌自己”,但对面传来了电话挂断的“嘟嘟”声。
不知道明天的他是不是活得更虚伪了一些。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受了伤还得遮起来,流血化脓,再结痂。
不跟家人说,是不想他们担心;
不跟朋友说,是不想看见他们同情怜悯的眼神;
不跟同事上司说,是不想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
所以只能统一回复,“没事,我很好”。
然后将所有情绪化成深夜里使人麻木的尼古丁和酒精,消散在空气中。
小孩子摔了一跤,会坐在地上大哭;
成年人摔了一跤,会立刻站起来,忍着疼痛,以一种什么事情都没有的姿态离开。
用虚伪掩饰泪水,用虚伪掩盖伤痕。
这大概就是成年人治疗自己的手段。
4.成年人的虚伪,并不可耻
成年后学会虚伪是一件不知不觉的事情,发现时,早已成为众生中的一员。
明明生气,却不能大声怒吼;
明明开心,却不能放声大笑;
一边烦透了自己假装什么都不在意的样子,一边修补自己脸上小丑般的妆容。
请不要过分地去觉得虚伪是一件多么令人恶心的事情,然后开始讨厌自己,讨厌世界。它只是我们的盔甲和武器。
路上有太多荆棘了,不披上虚伪的外壳,会被割的满身伤痕;
不拿起虚伪的“盾”和“矛”,怎么保护自己、打败敌人。
虚伪是成年人可怜自己,给予自己最后那么一点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