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点也有博物馆(上)
逗号让人家给告了!谁呀?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小蝌蚪!
逗号和蝌蚪可是“井水不犯河水”呀,它俩咋还打起了官司?
腾小追刚一听到这个消息也有点纳闷,后来听说小蝌蚪告逗号侵犯肖像权,一下就明白了——它俩长得多像啊!据说小蝌蚪提出了天价的赔偿要求,让逗号赔偿1000万呢。
这个跨界官司引起了广泛关注,腾小追决定去采访采访,一探究竟。
当过记者的都知道,采访之前要收集资料、熟悉背景,做好多准备,否则是写不出好稿子的。腾小追了解到,在标点世界里就有一座博物馆,据说陈列还很丰富。这让他很意外,他决定去那里看一看。
标点博物馆位于句号国。
句号国的国门是一个典型的月亮门,那正是句号的形状。圆形的大门上方是醒目的句号标志。大门两侧的楹联很有气魄:圈阅世界,圆满人生。
“口气不小啊,挺狂啊!”腾小追看着楹联,虽然觉得挺夸张,可仔细一琢磨,也不是没有道理,与句号的外形和用处还是有联系的。
国门两边站着守门的警卫。腾小追来到警卫面前说明来意,警卫打量了一下他,让他到旁边的一个大厅里去办理入境手续。
“《基本法》会吗?”窗口里办手续的小姐问道。
“《基本法》?什么《基本法》?”腾小追不解地问。
“《句号基本法》呀!”
“句号还有《基本法》?!”
“那当然,我们也是法制国家!”
“没听说过……那怎么办?”
“不会《基本法》不能进入我们国家,去那面句号广场学好了再来办手续。”
句号广场离国门不远,广场中央立着一堵装饰精美的墙,墙上镌刻着文字,内容正是《句号基本法》。
句号基本法
句号是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
很多人都在学习、背诵《句号基本法》,估计是和腾小追一样准备入境的人。
腾小追看了看,《句号基本法》内容不是很多,很精练。估计这就相当于句号国的宪法了——宪法一般都是很精练的,但内涵却博大精深。
凭着在学校里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练就的本领,腾小追一会儿就把《句号基本法》背下来了。他很快办好了入境手续,进入句号国。
句号国处处体现出浓郁的句号特色。
从空中看,句号国就像是放在地上的一个大大的句号,中心是一个美丽的圆形大湖,城市街道围绕着这个湖一圈一圈地扩散开去,整个城市布局就像一盘大蚊香。
走在大街上,一个个圆形建筑大小不一,高低错落,就好像来到了福建土楼群。腾小追心想,当初不知道是土楼受到了句号的启发,还是句号借鉴了土楼的外形,这要是打起官司来恐怕更难说清楚。
许多房子的门是句号形状的,窗是句号形状的。还有街上的路灯、汽车的车窗、人们戴的眼镜、孩子们背的书包,到处都能看到句号的影子。商店里还有句号饼干和句号糖果出售呢。
标点博物馆位于市中心,不出所料,也是一座圆形的宏伟建筑,看上去既有时代特色,又有古典风韵。
标点博物馆内陈列丰富,展品多样,体现了标点各国对自己文化的珍视和尊重。
腾小追先来到“标点历史”展厅。
讲解员由问号小姐和叹号小姐担任。腾小追心想,这人选倒是挺合适,好像是告诉你:我们是不怕问和问不倒的,参观我们的博物馆会给你惊喜,让你惊叹。
“标点符号的历史有多长?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问号小姐以两个设问开始了她的讲解,“这个问题人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目前普遍接受的结论是,标点符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代。”
问号小姐指着一张放大的甲骨文的照片说:“你看,这就是最早的标点。你可能会说这就是一些线条,不是标点哪!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就是标点的老祖宗。当时的人们把这些简单的线条放在甲骨文卜辞之间,起隔断和区分的作用,为的是避免混淆,便于阅读。不要小看了这些线条,它可是标点的源头,今天的标点就是由它发展演变来的。”
腾小追随讲解员的指引来到一个展台,里面的一些竹简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一些出土竹简的复制件。旁边的文字介绍说:两汉时期,标点符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逗号、顿号、句号相继出现。
腾小追看到,在一片竹简上的句子中间有一个逗号。旁边的介绍文字这样写道:这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的一片竹简,上面的逗号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逗号。
还有一片竹简也出自马王堆一号汉墓,句子里一下子出现了3个顿号。
旁边的展台里展出的是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竹简。腾小追看到竹简上出现了空心的圆句号,不过那句号个头儿比较大,差不多和前后的文字一样高,不像今天的句号那样小巧精致;用法也和今天不完全一样,有的用在句子结尾,还有的竟然用在了句子开头!
看到这里,腾小追有点不明白,他问问号小姐:“既然中国早就发明了标点符号,那后来为什么还要从西方引进?”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号小姐解释道,“标点符号虽然在中国出现很早,但并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用不用标点,如何用标点,一直处在自由、混乱的状态。而且,当时的主流是不用标点的,这就影响了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完善,导致中国一直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标点符号体系。”
腾小追好像想起了什么。他记得老师说过,很多东西我们老祖宗发明都比较早,可是后来却往往落在人家后面。比如说,指南针是我们发明的,外国人却拿着它到处航海,发现了新大陆;火药也是我们发明的,可我们只会用它做烟花爆竹,外国人却造出了枪炮,用来征服世界。——这标点符号好像也差不多。
腾小追接着问道:“也就是说,当时你们标点符号没什么活儿干,多数时间都在下岗待业?”
“嗯,可以这么说。”问号小姐被腾小追逗乐了,觉得腾小追的说法挺有意思,“按照你这个说法,可以说当时很多标点刚上岗就下岗了,基本上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我们刚才讲过,逗号和句号出现比较早,可他们像昙花一现就没了影儿。即使偶尔有点活儿也往往被别人抢走,逗号的活儿经常让顿号抢去;句号呢,他的活儿让钩识号给干了。”
“钩识号?什么是钩识号?”腾小追第一次听到这个名称。
问号小姐拿过一本《说文解字》,翻到一页,指着里面一个符号说:“这个像鱼钩的符号就是钩识号,它通常放在句子末尾,起句号的作用。”
问号小姐又指着另一个符号说:“这个顿号一样的符号一般放在句子中间,当逗号来用。当时这两个符号很常用,人们给它们起了专门的名字,钩识号叫‘句’,顿号叫‘读’(dòu),所以给文字加标点就叫‘句读’。东汉的许慎很看重这两个符号,甚至把它们当作文字收入了《说文解字》。后来,直到宋代,钩识号才让出岗位,让句号回到自己的位置,有了活儿干。至于顿号和逗号的交接,那是近代引进新标点之后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一个展厅叫“标点先驱”,介绍的是为引进和创立标点符号体系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
腾小追看到,展厅里介绍的每个人都配有大幅照片和文字介绍,可以看出标点各国对这些先驱的缅怀和崇敬。
“他叫张德彝,是最早介绍西方标点的人。”叹号小姐指着一张照片说,“张德彝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同文馆就是当时的外语学校。在同文馆学习3年后,张德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还当过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呢。后来张德彝多次随团出访欧美,把他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写成了书,其中就有对西方标点符号的介绍。”
叹号小姐指向橱窗里摘录的一段文字:“大家看,这就是张德彝在《再述奇》一书中写下的一段话。”
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咦,这个张德彝好像并不喜欢西方的标点哪!”看完这段话腾小追发现了问题,他对叹号小姐说,“你看,他说西方标点‘讲解甚烦’,那不就是说人家繁琐、没必要吗?”
“是这样。张德彝当时只是怀着一种猎奇的心态介绍西方的标点,不一定是有意识地引进和推广。不过他的介绍让人们见识了西方的标点,了解了西方的标点,为后来创立我们自己的标点开了个好头儿,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功劳我们不应该忘记。”叹号小姐说。
“这个人叫王炳耀,他提出了我国第一套新式标点符号方案。”叹号小姐继续介绍,“王炳耀是广东东莞人,他在1896年写了一本书,叫《拼音字谱》,在这本书中他根据我国传统的断句方法,吸收外国的新式标点,创造了10种标点符号。”
腾小追看到展板上详细列出了王炳耀自拟的10种标点符号:
“?”诘问之号;“,”一读之号; “:”句断意连之号; “—”接上续下之号;“<>”释明之号;“!”慨叹之号; “o”一节之号;“i”惊异之号;“.”一句之号;“V”一段之号。
“咦,这里有的符号我们怎么没见过,叫法也不一样啊?”腾小追问。
“是啊,这毕竟是100多年前的嘛。不过,它们和今天的标点已经长得很像了。王炳耀提出的这些标点,为最终建立中国的标点符号体系奠定了基础。”叹号小姐说。
腾小追随叹号小姐来到下一个展台。
“我下面要介绍的这个人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致力于推翻2000多年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文言文,积极提倡白话文和新诗,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就是胡适。”叹号小姐指向胡适的照片,“在推广白话文的同时,胡适积极宣传和推广新式标点符号,告诉人们使用标点的好处和不用标点的坏处;他还设计了一个包含12种符号的新式标点符号方案。可以说,胡适为中国标点符号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样的大人物还为小小的标点符号操过心哪!”腾小追有点意外。
“谁说我们是小标点?!”叹号小姐不乐意听了。
“难道你们不小吗?”腾小追故意逗它。
“我们只是个头儿小,作用可不小!”叹号小姐骄傲地说,“有那么多大人物研究和提倡标点符号,恰恰说明了我们的重要。”
“你们有多重要?”腾小追继续逗叹号小姐,也是想听听标点符号到底有多重要。
“这么跟你说吧,从历史上看,如果没有我们标点符号的使用,白话文就不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没有白话文,文学革命就不能顺利进行;没有文学革命,还会有新文化运动吗?”叹号小姐颇为自负地侃侃而谈。
“这么说,如果没有标点,我们的近代史都要改写喽?”
“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叹号小姐当仁不让,“看来你还是有些怀疑呀。这也难怪,说明你对我们还不够了解,希望你在标点博物馆多看看,到标点世界多走走,之后你的看法就会不一样了。”
“好啊,请继续吧!”腾小追调皮地弯了一下腰,很绅士地做出邀请的姿势。
“好的,我们继续往下看。这位是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从1918年起,他先后发表了《标点之革新》《新式标点的用法》等文章,详细讲解各种新式标点的用法,推动了新式标点的使用和普及。”叹号小姐介绍道。
“喂,这里怎么有这么多人?”腾小追来到“标点先驱”展厅的最后一个展台。这里展出了6个人的照片。
“是的,如果说前面我们介绍的标点先驱是一个人一个人单兵作战,那么这里要介绍的这些人则是联合起来组团行动的,他们形成一个组合,一起来推广标点符号。我们把他们尊称为‘标点六君子’。”叹号小姐说。
“‘标点六君子’?我好像听说过‘戊戌六君子’……”
“‘标点六君子’和‘戊戌六君子’一样,都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正是由于‘标点六君子’的携手行动,联名倡议,才促进了标点符号使用的法制化、规范化。”叹号小姐把“标点六君子”和“戊戌六君子”联系在一起,让腾小追感到有点牵强附会,不过从标点的世界来看,也许就是这样。
叹号小姐指着6个人的头像逐一介绍:“这‘标点六君子’是: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他们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1919年他们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第二年当时的教育部批准了这个议案,通令全国采用。”
“这就是那份议案,”叹号小姐指着一本有些破旧的文件说,“这个议案先说明使用标点符号的必要性,再列出各种符号,包括句号、点号、分号、冒号、问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私名号、书名号共12种。这是中国第一个法定的标点符号方案,在标点符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了这个方案,我们标点符号家族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