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说不看了。但是不会再追了。
大概在我大四的时候,被同学推荐了奇葩说。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这个节目。我一直就不善言辞、沉默寡言,但在这里,我第一次发现说话的力量,发觉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我尝试还原说话这个过程,发现汉语实在是一种极其懒惰的语言,我们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短句,就描述一个故事。短促简单,但无力。可辩论让说话这件事变得有趣,话说出来,就得加工,否则就没有辩倒对方的力量。所以,迫使人在整个故事里去思考起承转合,在起承转合中又要思考单句的效果。每一句话,有前因有承接有爆点,往往效果最好。组织语言,反过来也在锻炼思维。这是一直不爱讲话的我,在过去的生活里没有发现的。
随着我对奇葩说的喜欢加深,我发现了它另一个更有意义的地方。每期的题目辩来辩去,永远也没有个定论。
这点我至今仍然感谢。
当初,我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非对即错、非黑即白。其实当我们静下来想,也会知道是这样。比如我看过一个叫《公正:如何去做》的哈佛公开课,就会知道很多事进退维谷。但这都不是一种习惯,当我们面对一件事,还是很容易站到某一边据理力争,还是容易盲目轻信。
但因为长期追奇葩说,看他们在一个问题上反复撕咬,会帮助我们形成一种习惯。因为对它的喜爱,而产生不自觉模仿,会对一件事不断思考、不断质疑。这种习惯,就在奇葩说轻松的氛围中,更容易培养。
而当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对一件事的全面、深度的思考,让人获平和更多。养成去质疑的习惯,才会认识到很多事不过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真相、错综复杂的纠葛是在海水之下。所以能更多地为别人想一步,即使不为别人想,很多事自己也图个想得通。
另一点也是我长期观看体会到的,就是平等的关系里,有更丰富多彩的世界。第一季,马东还在一直讲“这是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时,我觉得它的定位就肯定不是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了。里面的确有马薇薇这样的辩论届明星了,但还有范湉湉这种纯靠情感爆发派,还有肖骁这种耍贱抖机灵派,而站上所谓辩论场,这些人甭管什么专业非专业,都是你来我往,各自威风,输了也威风。
但奇葩说越到后来,越失去了这些。或者只是我觉得它失去了这些,或者只是我自己变了。
这种感觉不是在某一期突然出现,而是偶尔有,偶尔又被节目里的精彩金句、情感共鸣影响,暂时忘记。但越是往后看,这种感觉越明显。
偶尔的现象大概来自以下(纯凭记忆):
某期奇葩大会,一个人说自己在健身房的段子,嗯我更愿意理解为段子。讲三流健身房恶臭熏天、环境恶劣等等,被高晓松当场打断,义正言辞的批评。当时这个选手很尴尬,但还是在马东帮助打圆场的情况下完成了表演。事后马东说,你有点在模仿肖骁对么。
我认为如果你细细想来,这个人说的是有点欠妥。但如果在节目里当段子听,即使是尴尬的段子,作为观众我也理解那是为了搏眼球而故意有的夸张。什么时候这里成了输出正确价值观、输出正能量的地方。
某次蔡康永奇袭马薇薇,应该是奇袭。马薇薇说着说着,一本正经的说道,“其实我这个立论是比他更悲观的”,我睁目结舌,顿时觉得薇薇女知识分子的高贵气质乍现眼前。
然后我回想了一下,马薇薇在夺得第一季奇葩之王之后,我自己对其的崇拜达到何种高度。而舌战众奇葩的胜利,又给了马薇薇在奇葩说怎样的话语权,给了专业辩手怎样的优越感。所以我注意到,范湉湉之后的表现,要么已经霸气不足,要么感觉强弩之末,而肖骁,肖骁越来越会挑对手话里的漏洞,然后用一个要么鸡汤要么看似走心的金句来俘获人心。
而去年马薇薇手撕姜思达事件,更是让我这个铁粉转路人。很多人当初粉大美玲是因为有一场确实表现的非常好,和第一季相比的完美蜕变,更是巨大加成。姜思达也是个辩手,但可惜不是辩手阵营的。没进决赛,思达的粉丝为思达抱不平,我觉得这就像吴亦凡的粉丝说吴亦凡努力一样,实在是粉丝圈的一件小事。
粉丝再怎么漫天喊“黑幕”,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但是马薇薇亲自回复一众粉丝,亲自手撕姜思达。那我觉得,在粉丝没有特指攻击谁只是单纯鸣不平的情况下,大V的反击要么是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要么就是把自己想的太尊贵了。
随着奇葩说继续,我越来越感觉到话语权的集中,越来越感受到学院派的强大力量。有时候我看着看着,就不自觉的有了刻意学习的心态。黄执忠怎么就能把话说成这个样子。
我想这与一开始让我喜欢的地方就不一样了。与它一开始的主张也不一样了。这本是一个草莽英雄也能一展身手的地方,但结局终归是,敌不过厉兵秣马的御林军。
以及,我看到有些人在奇葩说以外的表现,再看他们大谈生命宇宙、星辰大海,总觉得有点奇怪。这些本来让我思考的问题,仿佛只是为了说,而去说。
但我,却已经过了嘴上胜过别人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