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女儿想要包包子,觉得动画片里场景很好玩。想着这么大了,还没有感受过包包子的乐趣,于是说干就干,周末买了肉和菜,包包子。
和面,发面,剁馅儿,都是外婆亲手搞定,很快便开始上桌动手包起来,女儿也是各种起劲,其实就是拿着面团搓来揉去玩得不亦乐乎。一笼一笼的包子蒸出来,拿起一个烫手的包子,真香。女儿吃了个自己亲手做的馒头,觉得特别好吃。
想起来得有十几年没有在家做过包子了。按习俗,每年的腊月廿二三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得蒸包子,还得顺手蒸一些馒头,面龙什么的,大年三十的时候祭祖用。这些包子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前后,预示着连年有余,也是对以前吃不饱的日子的缅怀,农村人称之为“不忘本”。
记忆中,乡下年底蒸包子可是一件大事,差不多早好几天就得开始准备,依着是要包什么馅,都得预备哪些菜。田里去拔白萝卜,要挑那些没有冻坏的水分饱满的,冻坏的就空心了,口感大打折扣。可不光是白萝卜,还得混上一些红萝卜 -- 圆滚滚的像个小灯泡,也叫灯泡萝卜,甜丝丝的透着一点点辛辣,和白萝卜混合之后吃口特别香特别脆。洗萝卜也是个体力活,一大筐一大筐的萝卜要一个个洗得不带一点泥土,通常这都是孩子们的活,大冬天的可真是一件不讨好的差事,但那时似乎乐在其中。
除此之外就是青菜馅的,用的菜都是自家田里种的大青菜,经过冬天的霜打水冻,甜甜的甭提多好吃了。拣大的菜,用镰刀割断菜根,拿回来一片片洗干净了,焯水剁碎,再用土工具 -- 长板凳一头绑上扁担 -- 把菜放在棉布包里,放到扁担和板凳之间用力这么挤压,多余的水分就都被挤出去了,这样蒸出来的包子才不会塌掉,菜的口感菜更香更脆,时间放长了才不会酸掉。
再有就是芝麻馅了。那时候的芝麻都是自己种的,9月份收获的晒干了的芝麻,闻着就那么香。包包子的芝麻馅必须用石臼捣出来,花的是力气和时间,石杵一下一下捣出来,丝毫偷不了懒。出来的芝麻粉,真香。拌上白糖和一点猪油,加一点点花生碎就能包包子了。出锅再看,黑亮,喷香,一口气能吃好几个。至于豆沙馅的,其实做的不多,因为要想口感好,需要滤沙把豆皮都挑出去,乡下人看来是在太浪费了,不值当。何况,芝麻馅已经是甜口的了,豆沙馅就可有可无了。
要说最好吃的,还得是纯肉馅的。买一块五花肉,肥瘦看各家喜好,纯手工把肉剁成肉泥,拌上各种佐料香料,一出锅能把半个村子的狗都招来。可能也是因为那时候条件差,吃肉没那么频繁,等到大过年的时候,才是全家改善伙食的时候。那一坨坨肉,真香。
蒸包子对孩子来说是充满仪式感的一件事情,因为包子出笼的时候,要点红印。去小店里买一包红曲,用水调开备用。找一把稻草,专门拿穗头上的细杆子,用棉线紧紧捆住,两边修剪整齐了就是用来点红印的工具。大人把蒸好的包子一股脑倒进大竹盘里面,扯掉蒸笼布,孩子就该上场了。用最快的速度把包子翻过来,用稻草把蘸上红曲水给每一个包子都点上红印,混着蒸腾的白气,甭提多好看了。点红是技术活,速度要快,得赶在下一笼包子下来之前全部点完,还不能被烫着,抽空还得往嘴里塞上一个热乎乎的包子,那真叫美。
那时候,过年蒸包子真带劲。而如今,老家的灶都已经不在了,家里都用了煤气灶,基本上也就不蒸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