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我接触过太多的职场人,不论行业职位,无一例外地面对同样的困惑,那就是——
为什么我每天辛苦工作,却仍然看不见未来?
凭什么每次都是别人赚大钱,我却只能苦守一份不温不火的工作慢慢熬?!
希望看完今天的文章,会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可错性&反身性
在阅读该篇文章之前,请根据你目前的认知与理解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是什么导致了人与人收入的巨大差异?
如果只能有一个答案,你的回答是什么?
看完这篇文章,你可以再给出一个答案,看看和现在的有没有什么不同。
去年的经济领域出了一位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他的理论颇有意思,那就是强调人其实是非理性的。
与此同时,还有位学者有另外一种看法,那就是“人理性不理性都没用,反正最终结果是非理性的。”
后者被称为“索罗斯派”。
索罗斯派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投资原则总结出来,形成一套经济学理论,即人类不确定性法则,该法则认为“人们对于其生活的世界的认知是不可能同时满足真实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
在这套理论中,主要有两个要点:
1、可错性,Fallibility。
该论点认为,这个世界过于复杂,一旦有人试图总结规律,就会产生各种信息损失和偏差,结果就是世人无法真的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2、反身性,Reflexivity。
该论点认为,每个人的意识都会反过来作用于事情本身,从而产生叠加的循环,而因为可错性的影响,大多时候由于人的介入,事物的发展会越来越偏离轨道的方向进展。
这两个理论看似与我们遥不可及,事实上它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赚钱。
在赚钱这件事上,每个人真的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理性而果敢吗?
现实恰恰相反。
举个例子来说。
我们都知道,股票市场上短期内决定一个公司股票涨跌的不是公司业绩,而是购入股票人数的多少,也就是说,买的人越多,股票涨的越厉害。
从这个角度考虑,很多人买股票的时候并不去分析这家公司的业绩情况,他们往往在观望哪只股票买的人多,你会发现,股票涨的越厉害,买的人就越多。
同样的心理模式,你可以套用到房产市场上。
所以,当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很多时候根本就是非理性的,我们绝大多数人真正想的是:别人是如何看的?别人会不会也这样做?别人是如何认为的?
也就是说,很多人之所以在重大决策面前出现失误,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从决策内容本身和自身情况做出分析判断,而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揣测其他人的意识和想法,即,我会想别人会怎么想,别人也在揣测我怎么想,因此最终的决策其实是层层意识叠加的一个状态。
根据前面介绍的可错性和反身性原理,你就不难明白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做出的决策,该是有多么荒谬而不经推敲了。
并且最严重的结果是,你在这种思路下做出的决策,往往并不是你真实意图的表达。
二、赚钱这件事,看着容易做起来难
理解了前面的原理之后,我们再来谈谈赚钱这件事。
赚钱这件事情之所以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恰恰是“可错性”与“反身性”的典型体现。
例如,在赚钱这件事情上,我们很多人往往都是“马后炮”。
当“有人靠维修iphone年入5亿”的新闻出来之后,你看到它的内心活动是什么?
很多人的内心活动往往经历了四个阶段——
1、震惊:天呐,没想到维修iphone竟然这么赚钱?!
2、懊恼:呀,早知道我不上班摆摊修手机就好了!
3、愤懑:真是世风日下啊,读那么多年书还抵不过一个修手机的!
4、自我安慰:不过呢,我一堂堂的高学历人才去修手机也是够诡异的,闹不好真会上新闻,算了算了,丢不起那个人~
经历了上述四个阶段的内心戏之后,你依旧早早起床买个煎饼坐上地铁去上班,这则新闻在你内心激荡了一阵涟漪后又很快恢复平静。
直到第二次第三次至无数次,类似的新闻再也扎不了你的眼,你已经对这种现象渐趋麻木冷漠 ,终于过完了蹉跎的一生。
三、换个角度看职业规划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职业规划似乎就是三件事情:找到未来的那个点,发现现在的这个点,最后两点成线,似乎就能到达终点。
如果有职业规划师运用这种套路解决咨询者的职业规划问题,充其量也就是个“理论派”,并不具备现实指导意义。
因为在职场中,有很多未知的变量非主观可以左右,但却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起到微妙却不容忽视的影响,比如:
1、你倒是有一个宏伟的蓝图和目标,公司会给你这样的发挥空间吗?
2、公司的每个岗位都有既定的职责与规范,你真的有选择的能力和自由吗?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
曾经有位咨询者小敏(化名)就是这样一位“职场理想主义者”。
她出身贫寒,非常渴望赚钱,她告诉我说,自己的终极理想就是未来开一家自己的店,于是毕业后的小敏投身零售业,目前在一家公司担任淘宝店的运营专员。
最开始的时候,小敏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她觉得自己首先要多学习关于营销、品牌、产品方面的知识,其次好好做业绩赚钱,最后时机成熟自己单干。
无奈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没到一年小敏发现,每天大量重复的工作占据了她绝大部分的时间,枯燥乏味的数据分析几乎要了小敏的半条命了,每天加班到很晚再下班,好不容易挤出来一点休息的时间,唯一的念头就是去某宝上淘些化妆品衣服什么的抚慰下憔悴的自己。
什么学习啊理想啊,连本职工作都让她疲惫不堪,她觉得自己正在离目标越来越远。
事实上,这正是企业这种组织形态的特点:那就是它绝对不会让你有足够大量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理想,它通过相关制度的设计确保一件事情,就是这个岗位的员工几乎不会有闲暇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甚至遇到旺季,要靠加班加点才能完成既定的工作量。
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任何一个岗位的员工通常只会深入到具体工作中的某一个环节。
拿小敏为例,她的重点工作是网络客户的获取,包括网络广告的投放、节假日宣传文案的设计与策划,以及页面设计、日常促销与节日大促等工作内容。
按照小敏最初的设想,她希望自己能够全面了解整个零售业的运营体系和渠道,但不幸的是,她的设想早就超出了她的常规工作范围,而本职工作已经填满了她上班的每一份每一秒,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环节,更谈不上学习和积累了;而她使劲了全力,也只能勉强完成业绩指标,到手的工资永远无法突破公司绩效考核的上限。
如此一来,收入无法突破不说,能力及见识也无从谈起。
在小敏的案例中,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她赚钱的宏伟蓝图呢?
四、论赚钱的正确打开方式
1、实践证明,为了赚钱而赚钱的人,往往反而赚不到钱。
这种现象的存在,进一步验证了前文所说的两个理论,可错性与反身性。
也就是说,你今天看到其他人通过维修iphone赚到了大钱,你也想投身手机维修行业赚一把,但结果往往并不按你想象的发展。
有个经典的投资理论是这样说的,大意是如果一个项目被很多人注意到了并一涌而上,那么这个项目赚钱的可能性几乎渺茫。
因为机会这种资源是最稀缺的。
例如在新闻报道的年入5亿的Iphone维修业务里,有近80%的收入来源是iphone的保修期内的维修服务,而这部分服务是由苹果公司买单的。
如果有人看了这则新闻眼热,不惜一切代价进入了iphone维修行业,运气好的话能分到一些残羹冷炙,但很难再有这样的经营业绩和规模。
这种“强者越强”的效应,被称为“马太效应”。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冲着赚钱去的,到头来反而赚不到钱?
根据前面的理论,这些渴望赚钱的人在评估一个项目是否赚钱考虑的依据恰恰是:别人对这个项目怎么看?他们有没有赚到钱?大家是否认可这个项目是赚钱的?
问题在于,如果你按照这种标准判断出一个行业很赚钱,其他人也会和你做出同样的判断,于是那个行业里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到头来反而很难赚到钱。
这就是很多冲着“热门专业”、“热门行业”进去的人,最后反而没有享受到专业或行业红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此,市面上大量试图总结赚钱门道的书籍其实没有太大的作用,就是因为很多书籍只是停留在方法和技术层面的总结,而这个作者总结出的技术其实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你认为还有多少价值呢?
记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恰恰在看不见的市场里,尤其在容易被人们忽略的行业里,而这种价值的获取,本身需要个人结合自身条件和对市场的灵敏度获取,无法复制更无法直接“拿来”。
放在小敏的案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开店是每个在零售行业的从业者的共同理想,问题是,开店的方式有很多,货品内容也不尽相同,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打通销售渠道,以及产品定位、资金周转、客户管理等等,才是隐藏在“赚钱”目的背后的“暗线”——这里才是需要突破和打通的领域。
2、对于职场人而言,你必须为自己布置“特殊任务”。
根据前面分析不难得知,你指望公司给你进行职业规划无异于痴人说梦。
原因很简单,公司多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它考虑的出发点是如何让你安稳地在这个岗位上继续任劳任怨地当“螺丝钉”,如何麻木而不自知地继续为它卖命,到最后让你离不开公司,这才是公司内部“职业规划”的本质和目标。
因此对于个人而言,你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就不要指望依靠公司,你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给自己布置“特殊任务”。
比如小敏的终极梦想是开店创业。
创业涉及的知识和能力有很多,放在小敏目前的岗位上看,真正值钱的能力并不是海报涉及的多么精美、也不是页面优化的多么漂亮——事实上这些在今后小敏创业的过程中完全是可以外包给专业设计公司去做的,而真正核心的地方在于,客户的需求与痛点在哪里?如何通过优化文案内容、分析广告投放渠道,从而更有效地吸引高质量的客户?
如果小敏把“降低获取客户成本”作为现阶段的主要目标,那么她的工作视角和方法会和以前大不相同。
同理,如果小敏能在这一点上做精做透,工资待遇并不是多大问题,即便现在的公司给不了理想的薪酬,自然会有其他公司愿意开价挖小敏过去。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
3、高手和普通人不同的地方,恰恰在于底层的认知和逻辑
曾经有人问我,总觉得财务总监这些人很神秘,他们很想知道这些人每天都在研读什么书?
答案说出来很多人未必相信,但事实就是,财务总监每天研读的书不一而同,但有一本是相通的,那就是《企业会计准则》。
也就意味着,所有赚钱的能力不论有多么绚烂的表现形式,最终还要回归到本源——即通用的底层知识上来。
比如最基础的商业思维和逻辑、分析客户用到的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框架,才是最有力的赚钱工具。
以上。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LinkedIn领英中国专栏作者,36氪特邀作者。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