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呱呱鸟
随笔就是随意洒脱的笔墨,谈论的话题也很随意,想到什么就聊到什么,就像是聊天,是属于茶余饭后的小点心。
这种笔调是不大讲究专家的概念,没有要求必须是某个方面的大拿才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只是一家之言,抛砖引玉罢了。
大道理谈不上,小道理还是有的,更多的是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真实地把它描述出来,也许换个时间,换个环境,知识水平提高了,就变了。
文章还是有感就发,等不得。
年轻的时候总想,我现在好好努力干活,不要乱对大人指手画脚,虚心学习,等年岁大了再总结经验教育年轻人。
结果这个社会就成了老年社会,一切按照老套的思维模式传承,不是说老经验不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听老人言的同时,也可以让年轻人发发声,虽然幼稚一些,总还是一汪清水,清洌地很呢。
写作是不需要太讲究的。
八股文讲究,科举考试目的是为了有一个参照系,统一一把尺子衡量英才,会试的要求,没有办法的办法,相对公平。
平时的时候最好不要太严格规定,放开了写,当然统治阶级是不容许你谩骂当权者的,还是避开政治敏感话题。
学问的概念对于自然科学来说可能更深刻一些,文人和科学家还是有所不同的,让文人胡说八道一下无大碍。
写作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不要太把写字搞得神秘兮兮,不要太在意,无须告诉人们写作的理由,为什么要写只是一种自身的感觉。
观点是文责自负的事情,不必苟同,非得从中学习到许多知识,可以挑大家之作,普通人的交流之作就不必看了。
我是喜欢看普通人群的作品,虽然有的稚嫩了一些,但是新鲜、真实,有启发,高手在民间。
博览群书的泛读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泛泛地浏览没有太强的功利心,偶尔意会之处笑一笑,心情是非常愉悦的。
别没事就提所谓的学问,符合世俗标准的叫学问,没有被认可的就不叫,谁制定的标准,怪谈中间是有道理的,是有大学问的,只是您的段位不够,没有看出来而已。
不能事先设定调调,突发奇想是创新的源泉,想冒泡就冒,不需要请示汇报,阅读和写字都是生活方式,只是读写并无其他设定的目标,没有追逐的期待值,结果是人生该有的东西都会来的。
大师已逝,时常就在我们身边。
读写就是和大师的对话,和自己的对话,和有缘之友对话,隔空对话有满载福流的感觉,超越了时空界限。
历代名家的灵魂附着在文字之中,永远不会遗失,只有当全世界的人都不再读他的文字,没有任何交流,才定义为真正的死亡。
精神灵魂之亡,就是影响力的消亡,比肉体的殒灭更遗憾,但是其系统性的思想被肢解之后,可以重新打包形成更有活力的新思维。
过多地爱惜羽毛追求完美,没有必要。
总想保持一贯正确,这样会蹑手蹑脚失去真性情,融入历史,融入社会,贡献一砖一瓦,奉上微薄之力。
被批判,被拔毛,成了秃尾巴鸡,本来就不是啥好凤凰,没有必要在意个人的得失荣辱。
消费时光,接受终点,何尝不是又一个新的起点呢,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又不要不把自己当回事儿。
笔墨可以无为地洒脱。
随意的心情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