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海说72: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告子篇: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孟子作为纵横捭阖的演说家,无数精彩绝伦的话语都让人羡慕不已,尤其是到处宣扬道德仁义,修身之术的,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要求自然更高,稍有知行不一就会被人指为笑柄。
因为一次收了两个人的礼物没有回访两位就被误解说看不起人,他和弟子屋庐子专门就此事进行了讨论分析,可见高处不胜寒呀!
孟子特别强调礼仪,礼仪是通过特定的格式动作表达恭敬心的方式,只有刻意为之才能收敛轻视与傲慢。孔子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克己复礼”,通过特定的形式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便训练出内心恭敬的态度。
孟子送走屋庐子,又迎来一位特殊的人物,齐国的一位文人墨客,叫淳于髡。这位淳于髡先生从齐国赶来要和孟子一叙,他本人比较善辩,口才很好,孟子也善谈,两人就高谈阔论了很久。
首先说到有的人把名利名声和地位功德看的很重要,就想办法到处建功立业,这种人属于胸怀天下还是很好的。另一种人不看重名利名声和地位功德,他们就潜心修行不闻世事,这种人属于良民隐士独善其身。这两种人都是仁义之人吗?一番辩论,结果是:是的,仁义。
然后他们又谈到类似于“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唇枪舌剑大战三百回合后,天色已晚,隔日再议。次日又续,淳于髡问孟子:我们齐国是没有贤人呀,反正我是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孟老,您说到底有没有做了功德之事真不求功名的人呢?
孟子就拿孔子给他做了个解释。
原文: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淳于髡说:“有人把名誉和功名看得很重,这是好事,还是有利于拯救天下的;有人不看重名分和功名,而是想独善其身的,这也是好人好事。先生您在齐国时是国务大臣三大国相之一,可是在三人之中,您的地位名声和政绩功名都还没有得到齐王和下属的认可,您就离开了,这是仁者所为吗?还是仁者都这样?”
其实,这话问的有点狠。
孟子回答说:“孔子做鲁国的司寇(相当于教育部长),不被重用,跟随国君做国庆大典祭祀时,连祭肉也没送给他。孔子没脱礼帽就离开了鲁国(古时候告别时不脱帽是藐视,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不知道情况的人都以为孔子是因为那次不给贡品,不被尊重才离开的。其实孔子早被不公正对待,早已萌生退意,但那样走了人们会怪罪国君不识好歹不顾国家安危的,那是对这个国家不利,这样趁机离开则以轻微的罪名离开鲁国,自己有损也无妨大雅,与前者相比更道义。他不想随便离开的原因就在这儿,君子的行为,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
有人喜欢追名逐利,甚至出风头,这都没错,只要不是损人利己。有人喜欢淡泊名利,甚至隐藏身份,这都没错,只要不是逃避责任。在不损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利己,就是君子所为。
所谓忠诚,不是一味的死皮赖脸长相厮守,而是在不失原则,不违法律,不悖良知的前提下效忠一主。如果双方合作是一种弊大于利,那分开就是忠,从顾全大局的利他之心出发,所有行为都是忠诚的。
所谓背叛,不是分手不合作了,而是分手不合作了还落井下石。价值观不同,理念不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很正常,但往往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才考验一个人的真正君子与否。
所有的开始都是美好的,所有的结束都会带着遗憾,我们不能因为最终的遗憾来否定当初的美好,没有这个过程怎么能验证这个结果,所以离开不代表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从此阴阳两分离。
真正有担当,有格局的人,在选择离开一份工作时,都会做出牺牲,而不是做出背叛。
真正的君子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和更大利益相交时,他一定顾全大局,以公废私,以公废私天下兴,以私废公天下殆,这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所以,不要轻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