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种可读性强、容易吸收、引人思考的干货。
这本书读的很慢,因为总是边读边思考,慢得以致于,读完了,脑子里也没剩下啥,一些新鲜名词进入了视野,对一些惯常见到的事情也有了新的认识。
医院:旨在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活命。
医生的责任: 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
病人:病人是生了病的人,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疾病:医学有办法推迟许多疾病的致命时刻,虽然死亡发生的时刻推迟了,但是轨迹不变。
生命的下行阶段:相比任何时代的人,当代人的生命都变得更长,然而我们看待生命下行阶段时心怀忐忑,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缺陷,而不是新出现的预料之中的事态。
老年病学医生: 他要求关注身体及其变化、警惕营养、药物及生活状况,要求我们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在长生不老的幻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老年病学医生要求我们承认自己会衰老,这个举动很不讨巧。
辅助生活机构:不是为老年人修建的,而是为他们子女修建的。很少有子女想‘这是妈妈想要的、喜欢的、需要的吗?他们更多是从自己角度想问题‘把妈妈放在这个地方,我心里舒服吗?’
除了安全和长寿,他们还有优先考虑事项:“她要做回杰茜,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人,而不是一个睡在病床上的病人” “有的护士巴贝拉当成病人,而不是人,比如,贝拉有她喜欢的梳头方式,但是没人问起,也没人明白。” “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好根本不可能了” “员工会像对待布娃娃一样,给他们穿上衣服,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在这里,任务比人更重要” “他觉得自己像个犯人,仅仅因为老了就被投进监狱”“从那以后他只能坐轮椅,受制于刻板的疗养生活,丧失了所有的隐私和控制力”“
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医患关系:家长型——“医生最明白”,咨询型——医生是技术专家、病人是消费者的零售关系,解释型——医生了解病人的需求并告知最有可能帮助实现目标的方法的共同决策模式
辅助死亡:“辅助自杀”,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他们加速死亡(解除人工呼吸机/解除人工喂食/关掉起搏器/...)人们拥有停止延长其生命的权利
大限来临:什么时候应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应该放弃治疗?如果时间不多了,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哪些担忧?为了博取一个活命的机会,愿意做出什么取舍?可以忍受的生存水平是怎样的(技术化生存/人及混合生命/...)?如果健康状况恶化,他们希望怎么利用余下时间?如果不能自己做决定,他们希望由谁来决定?
回家:“随着账单往上涨,家人不再看望他,最终,医院把他扔到这里(救济院),他通过警察给家人带话,说他想回家,而电话那头说不认识他。”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关系比较农耕时代&现在:农耕时代长寿的父母为子女提供进取建议&经济庇护,但现在给了年轻人更多机会和资源,对年轻人来说,这种传统家庭模式是对自己控制权(对财产、财务、生活方式的最基本的决定)的争夺&对自己的束缚,高龄不再具有稀缺价值。由于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发达,老年人不再独有对知识和智慧的掌握,崇老文化瓦解了。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但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见底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自由,老年人不再受到崇拜取而代之的是对独立的自我崇拜。
退休:随着经济的发展,财产权模式发生了改变,长寿的父母无需把土地传给孩子,凭借积攒的财富无需一直劳作到死也能安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由此形成“退而修养”的格局
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对临终中的老人来说,维持活的状态是最重要的吗?他想要的,可以接受的是什么?
现在想想影视剧作品中那些声嘶力竭的病人家属:"大夫,不计任何代价都要救活她"
想想 昏昏沉沉、浑身插满管子、生活不能自已的依靠机器辅助在医院耗日子真的是她想要的终点吗?
时间仓促,先发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