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pite knowing the journey and where it leads, I embrace, and 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
—— 《Arrival》
《Arrival》是一部科幻片,女主是一位语言学家,受邀前去与外星人对话,学习了外星人的语言。外星人的语言没有时间的限制,通过学习外星语,女主可以洞察自己的今世。
“If you could see your whole life from the start to finish, would you change things?”
电影中女主问男主,而我问我自己。
如果我的一生平安喜乐,我想我的答案是No。我才不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人。一切顺遂,没有什么不好的。
但是,若我的一生注定会经历某种苦痛呢?
我开始犹豫。因为我不确定这痛会有多深刻,也不确定我能否承受。
女主在这个“外星人项目”中认识了男主,也通过外星语了解到,她与男主会有一个可爱乖巧的女儿。但不巧的是,这个女儿将会患上某种遗传病,无法治愈。男主将会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而离开她们。
若顺从自己的命运,她将幸运地同挚爱的人结合,生下可爱的女儿。但同时,她也要忍受生命中她最珍爱的两个人,一一弃她而去。
别离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用说是生离死别。
在确定自己百分之百将会遭受巨大的痛苦后,女主决定听从自己的心,接受命运的安排。
“Despite knowing the journey and where it leads, I embrace, and 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
这是她的答案。
我不禁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不惧苦难和疼痛,反而迎难而上呢?
我能想出的答案有四种。
得过且过型
换言之,就是懒得去思考自己的命运要怎么改变。既然这么安排,就这么过吧。
破罐破摔型
反正都已经这么惨了,再惨一些有什么好怕的呢?
坚定信仰型
最典型的应该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吧。
这里插播一则我导师和师母的故事:
导师曾经在教会就职,薪水微薄。师母是全职家庭主妇,家中有三个孩子。所以曾经一度家中的生活都要维持不下去了。
师母向神祷告,请神赐给导师一个收入可以满足家中生活的职位。然后这个职位真的出现了,薪水也跟师母祷告的一模一样。按照剧情发展,导师应该跳槽到这个职位,然后一家人就可以稍微富足地生活下去了。
然而事实是,师母让导师继续呆在这个无法满足家中日常开销的岗位上。因为神曾告诉导师,他需要在这个岗位上呆满七年,而现在时间还没到。她的祷告只是想知道神有听到她的话,没有抛弃他们。
所以他们家就继续过着基本要依靠贷款才能生活的日子,一直到导师换到现在的这份工作。
这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就是知道前方的日子是苦的,也选择继续下去。因为相信神自有他的安排。
享受生活型
无论生活给予的是什么,都欣然接受。即使过程中有痛有泪,都是生命中美好的礼物。
一直觉得能够预知未来真好,不用去承受未知的恐惧。所以特别羡慕女主可以提前知道将来发生的一切。
我特别害怕“未知”。
因为害怕可能的分手,曾经哭着跟妈妈倾诉道,虽然我很爱我的男朋友,但是我俩性格差异这么大,今后摩擦一定不少,不确定两人能不能长长久久地走下去。不如长痛不如短痛,分开算了。
因为害怕结婚可能会面临的各种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孩子教育等等,实在过不下去还可能离婚。在跟爸爸谈心时,表达过以后干脆不结婚好了。
……
面对“未知”,我的条件反射通常就是逃避。
“未知”也许好,也许坏。因为害怕其中的“坏”,我想要连“好”的部分都一同抛弃。
可是现在,我感谢自己不强的执行力。所以我们还在一起,我还能享受我的他给我的温暖和爱意,而这些能量足以支持我抵抗对于未知的恐惧。
即使能够预知未来的结果,有些命运也无从抗拒。
就像电影中的场景,面对男主角如此走心的告白,换做我是女主,就算再害怕也一定不住地点头说“Yes, I do.”
我就是如此贪恋现实中的温暖,以至于不顾未来,只想抓紧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与享受。
小说中,有一段女主给女儿读故事书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我继续读道:“金锁试了一下熊妈妈碗里的粥,菠菜味,也是她不喜欢的。”
你把手放在书页上,阻止我道:“你该正确地读。”
“我正按它这里写着的读呢。”我无辜地说。
“不,你没有,这故事不是这样的。”
“好吧,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故事是如何发展的,你干吗还要我读给你听呢?”
“因为我想听嘛!”
Despite don't know where the journey leads, I embrace with gratitude, and seize every moment of it.
——Frances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