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发给学长,让他帮我看看文章怎么样。他问我写这个东西干嘛,我回答我想把它写成微型小说。他很干脆:那就得全改了。
学长一段一段给我分析,说人物性格不突出,情节安排刻意,插入很生硬,结构非常混乱。
文章阅读量虽然很低,可还是被世间事专题推到了首页投稿的好吗。我甩给他一个“微笑中透露着绝望”的表情包。
他把我描写人物的段落截图发给我后反问:你能看出他的性格特点吗?我回复:那也不是我亲身经历的呀,那是虚构的嘛。
他说,写科幻小说的就真的看过外星人?
你以为你现在写的人物就不是虚构的了么,你的一切故事都是虚构的,唯一差别就是现实参考有多少。
文学就是约定俗成的虚构创造精神符号的游戏。
我去,好久不见,他还是那么毒舌。和他聊天,分分钟我都想要学《爱情公寓》里关谷神奇那样切腹自尽。
2.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告诉学长我不知道看什么样的书籍,让他给我推荐一些书。他倒是很真诚的给我推荐了很多经典书籍,我把那些书名誊写在我的日记本里,毕竟大一时候的我还是雄心壮志,发誓要看很多很多的书。
他说的那些书,两年期间,我读过不少,可是有些我读了两年都没有读下去。也就是说,他给我推荐的书,我并非都去读了。
很多人在乎书单,很多人想要一份书单,我不反感。只是我发现我并不适合去搜罗书单,即使收藏了,我也不会看。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每个人感兴趣的书当然也是大相径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往往是最重要的。
看书,也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我更喜欢在图书馆随意拿起一本书,翻看两页后有兴趣便借走,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3.
讨论完文本,我告诉学长,我读了两年的书,还没有找到喜欢的作家。因为大一的时候,他曾给我说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家,然后模仿那个作家的风格。
本以为他又会损我,结果他说很正常啊,我读了十年。写作和阅读都是生命体验。一辈子的生命,难道可以用几年来决定么?
好有哲理的样子。
我告诉他,我想要学写作,他说他不知道咋教,我有些生气。然后他又发给我四个字:多写多看。接着又发来:语言的运用不是看书看出来的,要多写才行。
口是心非的家伙。
我反驳,那一味的闭门造车也不行呀,一直写一直写,没有谁提出意见,那怎么知道好坏之分,是否有无提高。
学长继续发来消息:你每看完一本书,就跟着这个作者的风格写一篇出来,对比一下就明显了。
写作不是天才,是锻炼。
好吧好吧,那我们来聊点轻松的吧。你写鸡汤文吗?我给他发过去消息。
学长回复:毒鸡汤算么?
我在心里暗自打量,竟然还写毒鸡汤文。
我:算吧。
过来一会儿,他发来消息:那也不写。
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