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记忆《诗经·国风·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译文
南有弯弯树,攀满野葡萄。新郎真快乐,安享幸福了。南有弯弯树,覆满野葡萄。新郎真快乐,大有幸福了。南有弯弯树,缠满野葡萄。新郎真快乐,永驻幸福了。
提取第一列的“累、荒、萦”,提取第二列“绥、将、成”。转换累慌人,水将成。想象一个人在砍樛木修水渠,工作量很大,累得心慌气短,心脏病发作,吓坏一起工作的小伙伴们;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渠终于修成了,水哗啦啦的流过,他们欢呼雀跃。
案例二、记忆《国风·周南·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诗中的第一及第三列内容相同,对应的第二列级第四列内容不同,句数很少,提取关键词,编故事。分别提取“诜诜”、“振振”,“薨薨”、“绳绳”,“揖揖”、“蛰蛰”。蝗虫家族的孩子们去上学,老师对莘莘学子(诜诜)说新学期要带他们去军训,他们很振(振振)奋的振动翅膀;在军训听教官讲要领时候,他们在场下闹哄哄(薨薨)的,结果教官气的拿绳子(绳绳)打他们,他们抿(min强调字音)着嘴;被打得太疼了,小蝗虫们惶恐的聚在一起做揖(揖揖)求原谅,结果还是被放蜜蜂蛰了,被蛰(蛰蛰)得满头红包,可以听到哎呦哎呦的呻吟声。
案例三、绘图记忆《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今夜霜露格外白,人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明亮。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画图解说:秋,用黄色的落叶表达的,一条鞭子还在抽打落叶,兄弟用手足表现的,那只手还是哭泣,表现离别的无奈和伤心,没有墙的破木屋,已经不成家了。书信也不能到达目的的,兵还是搏斗。
画图感想:这次画图我直接用签字笔画的,没用铅笔打草稿的(其实还是有小部分在草稿纸上画了下的),感觉画图时间缩短了,更加集中精力。不能修改,所以有些叶子也是反着的,打算画个大点的月亮,结果没预留足够位置,只能藏一截在云里了。画完觉得要是把那兵器的人的上调一点,他的刀直接砍到信上要好一点。
案例四、绘图记忆《听弹琴》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⑴泠(líng)泠:清凉、凄清的样子。此处指清越的琴声。
⑵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风入松》的调名。
译文
七弦琴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静静地听着风吹入松林的凄清的声音。
即使我是那么喜爱这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们大多已经不再弹唱了。
绘图解说:有一个人在听弹琴(题目:听弹琴),一把七弦琴由一棵松树弹着,伴着寒冷的松风飘来音乐,松树拿着鼓儿(古)摇下很多爱心(自爱),两个小金人(今人)很享受的听着音乐,其中一个金人还捡起的爱心,他们正在谈论(弹)着琴声。(要是那个点赞的手拿改成拿着铃铛是不是容易记起第一句些)
案例五、这次研读的是金艺轩同学的作业
七步诗 作者: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艺轩同学画的很用心,满江红的古人还用其他色画了披风的。七步诗这首诗的图,色彩漂亮,画得图也很美,很有诗的韵味,加油小伙伴。可以画点脚印和题目结合起来,或者这个黄衣人在炉边煮豆豆。
补第二次作业案例:
上次在电脑和手机上同时用简书,导致已经上传的最后一个作业没有记录。没打线,字排得弯弯曲,有没有什么方法练习可以不用打格子也写得整整齐齐的一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