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就被封面那句话吸引了:“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中午12点开始看这本《无声告白》时,就深深被震撼,舍不得睡午觉,被莉迪亚一家中的每一个人牵绊着,每一个人都让我有心疼的感受,真的好想进入书中拥抱他们每一个人,给予他们爱。也许我的笔记道不出作者伍绮诗想对读者表达的精髓。却深深地刺痛着我想写点什么,让我流着泪写完。
莉迪亚承载着全家人的快乐,是父母梦想的产物,她一个人痛苦地支撑着,只有哥哥内斯了解他的痛苦,可内斯在了解也承受不了,父母对他的无视。
父亲逃避童年痛苦的事实,逃避对内斯的爱。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活动父子鸡蛋赛跑”每人头顶一个生鸡蛋向前跑,他们一路领先,然而在快冲线时,内斯绊了一下,鸡蛋掉了。他们没有得到第一名,父亲说句:“没关系。”听到这话,内斯感觉好了一点,但是,爸爸又被充道:“要是他们比赛读一整天书........”一个月来,他总是重复类似的话,听着像开玩笑,其实却不是。每当发觉自己脱口而出的时候,父亲都会下意识地咬住舌尖,但是已经太迟了。他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对内斯说这些话,这样只会揭示更多的痛苦事实。他知道儿子成了他当年的缩影,让他感到难过和羞愧。
看到这段的时候心里好心疼内斯,父亲不是不爱他,只是每次看到他这样都会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个紧张的小男孩,瘦弱、矮小、像个驼背一样畏畏缩缩,一样不合群、没有成就。父亲把爱都给了妹妹莉迪亚,希望她能有好的人际关系,有很多的好朋友。他完全无示内斯想当宇航员的梦,无示他的想法。内斯恨莉迪亚得到所有的爱。
当恨意到一定的程度时,他都不明白怎么样把不会游泳的妹妹莉迪亚推到水里的。莉迪亚消失在水下,和他彻底分离,他趴在码头上,似乎预见了未来。没有她,他就是一个人了,接着他就意识到,即使这样,事情也不会有起色。即使没有了莉迪亚,世界也还是不公平的。他和他的父母,还他们的生活,会围着莉迪亚曾经存在过的空间旋转,最终卷入她留下的真空之中。
不仅如此,当他碰到她的那一刻,他便意识到自己借怪了她。当他的手拍在她肩膀上的时候,当水面在她头顶闭合的时候,莉迪亚感到极大的解脱,她在呛咳中满足地叹息着,从容地挣扎着,她迫切地体会到,自己和内斯的感受是一致的,那些倾斜挤压在她身上的东西,她也不想要,它们太沉重了。
为什么莉迪亚得到爱也这么累,想解脱呢?妈妈把所有自己没完成地梦都寄托在莉迪亚的身上。妈妈暗自筹划再给莉迪亚买些什么书,科学展览,暑假辅导班。“只要你感兴趣,”她每次都这样告诉莉迪亚,“只要你愿意。”她每次都是真心征求女儿的意见,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开口的时候紧张地屏住了呼吸。而莉迪亚注意到了。“是的”她说,而且,她每一次都会说“是的,是的”。听到这两个字,她母亲的呼吸才会恢复正常。
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那么通透,能感受到父母所有的情绪,她们也知道怎么讨好父母,她们的爱没有任何条件。
母亲在心中为莉迪亚编织了一个华丽的未来,她自以为地相信女儿也希望拥有这样的未来:穿着高跟鞋和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她站在手术台前,周围的一圈男人敬畏地观摩她娴熟的技术。年轻时她为了自己母亲放弃的梦想,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莉迪亚的身上。
她有着医生的梦想,最后因为她母亲让她嫁一个哈弗男而放弃。八年后不想做家庭主妇的她重拾梦想,又因为小女儿汉娜的到来而放弃。她掉入自己梦想的执念里,直到莉迪亚自杀。
小女儿汉娜也仿佛明白她在家庭这个宇宙中的位置,她从安静的婴儿成为善于察言观色的小孩,她喜欢躲在角落和柜子里,还有沙发后面、桌布底下,退出家人的视野和脑海,从而确保家中的领土划分不会出现丝毫的变动。从小被忽视,让她小心意意地活着,去讨好家里的每一个人。
看着这一暮暮你能去怪三个孩子的父母吗?她们也是被自己父母教育的产物,所以她们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莉迪亚会自杀离开,她们需要时间,她们的心中有爱。虽然失去莉迪亚他们都很痛苦,还有两个孩子,相信时间会抚平一切,日子一样在慢慢地过去。
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也把自己的梦想放在孩子身上,让她们少了很多童年的快乐,然后在告诉自己我是为了孩子好,这样长大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又有多少父母把爱都给了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一直怨恨,请看看这本书,它会击中你的内心,也同样让我沉思,作为父母,我们到底要给予孩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