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静。
初次相逢,大家都很客气,静也不例外,她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份礼物:隆波的新书《解苦心钥》。
(我保持了一贯朴实无华的作风,空着手就去了。)
当时我没有太在意这本书,拿回来后,随手放在了房间的一个小角落。
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没有书看了,便想起静送的书,随便翻了翻,发现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于是日日阅读,一月有余便读完了。
读完后,我主动向静分享了收获和感受,并表示感谢。另外向她表示如果有隆波更多的作品,都可以推荐给我。
静很热情,向我发了很多隆波的资料。
其中有一本尚未出版的《禅修入门》,内容极其简练,只需一个小时便可读完,但我感觉这本书远胜《解苦心钥》,读后对佛学的理解有种拔云见日的感觉。
有了这本书作为基础,后面再看《六祖坛经》,发现竟非常容易理解。同时感到相对于南传佛学中国禅宗更适合自己。
为了对禅宗了解更多,我马不蹄停,又阅读了铃木大拙先生的《自性自见》。
铃木大拙先生这本书内容丰富,书中把禅宗的历史仔仔细细说了一个遍,读完这本书后留下了我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心得。
铃木大拙这本书对我的启发不亚于《禅修入门》和《六祖坛经》。
兴奋之余,感恩于静,便想把这本书分享于她。
静非常高兴地收下了。
波澜
第二天,我在林间散步。
突然收到静发来的消息,说书已经收到了,并且翻了翻,然后她问我道:你觉得禅宗和南传佛学有什么区别?
我感觉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没有办法通过寥寥数语在微信说清楚。
便问静是否方便接电话?
静说:可。
和静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喜爱/厌恶”偏好特别强烈,铃木大拙的书还未认真阅读,她便得出禅宗的思想虚无缥缈、难以理解的结论。
同时,作为隆波的忠实学习者,她强烈捍卫南传佛学在她心中的地位,并说道禅宗有的东西南传佛学都有。
在这样的前提下,即便我在打电话之前便说,我的观点只是我的主观感受,并不意味着事实(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但仍然遭受了她的否定三连。
这让我体会到如果一个人一开始没有抱着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尝试去改变他/她的想法是很难的。
不过这并没让我困扰。
此路不通,还可以换个话题,缓解一下尴尬。
然后我们把话题切换到平时如何“修行”上。
于是,我真诚地分享了一下我的“修行”经历,以及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收获和感受。
心想,如果她能从中受到哪怕一点点启发也不错。
然而,我错了。
我又遭到了她的否定三连。
她说:“你静坐的时候可不要打压自己哦!”
我:&?&..*.
当我提到观察自己并改变习性时。
她说:“事情发生后,回头看,不算观哦!”
我:&?&..*.
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拖着疲惫的心情挂掉了电话。
静是一个热心的人,特别照顾我,而且还有强烈的帮我纠错的冲动。
自见
第二天起床,回想起昨天的经历,我竟感觉心绪难平,有种生气的感觉,而且越想越气。
静在对禅宗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接连否定。
静在对我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帮忙“纠正”。
都让我无语。
可是,她这样,我为什么生气呢?
我对自己为什么会生气这件事情,充满好奇,但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当天我还向一个朋友感慨道:“一个人认识别人还挺容易的,但认识自己却很难。”
她说:“最近你是遭到什么挫折了吗,竟然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说:“并没有。”
我为什么生气呢?不过是看不清自己罢了,而且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又过一日,约了敬宝中午一起吃饭。
还没有出发之前,我泡好茶,把手机甩在一边,一个人坐在书桌前,静思冥想。
我为什么会生气呢?
我放空自己的脑袋,努力让自己什么都不想,而是静静感受。
突然我睁开眼睛。
原来“生气”的原因是在跟静沟通的时候,静并不需要别人帮她解惑,而我的目的并不单纯,所有行为背后还拖着一个长长的“我”。
这个“我”渴望在给别人分享后,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敬。
但是,这个“我”不仅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还遭到了残酷的否定三连击。
念及此处,我便不再生气了,对静的态度从生气变回了接纳。
想毕,已到出门的时间了。
走在小区的路上,我这两天不曾留意的鸟叫声,竟是那样的清脆悦耳。
我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宁静、高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