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不大,大概就只有十来户人家左右。当然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很多人都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希望有一天能在城里买套房子,可以摆脱农村融入城市生活。所以,家乡的人越来越少,而我,也终于成为了家乡的匆匆过客。
家乡是一个小村庄,她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将自己半遮半掩的藏在半山腰处。周围是一片高大粗壮的小树林,在我儿时认为那些树木都是守护村庄的卫士。村庄旁边有一条小溪,那是用来往田地里输水用的,小时候总喜欢往其中扔一节树枝或是树叶什么的,然后,沿着路旁追赶它。有时,它会被一些水草绊住,这时我会停下来帮它解脱束缚重新开始儿时那玩不厌的游戏。
本来在我这个年纪是不适合谈故乡的,二十岁本应该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幻想和期待的年纪。可不知为何突然对故乡有了莫名的感觉,总想回故乡看看,至于外面的世界到没有多么向往。世界很大而我们又很渺小,而你的悲伤总是又臭又长,渴望被救赎又害怕被期待,就那样得过且过的活着。
小时候,学校离家里很远,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住校,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而且上学放学都得走一段很长的山路,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来说,很早就得学会独立。对于我来说,故乡是一段需要不断行走,休息,再走,再休息,再走。直到两脚发软,天色渐渐变黑,路边的墓变得越来越恐怖……最后拖着一个疲惫不堪的身体能停下来的地方,那就是童年回忆中的故乡吧。
大概十来岁的时候,跟随父亲离开了家乡,那时候并不觉得离家有什么好伤感的。相反,能离开家乡还有些隐隐的兴奋。对,那时的我并不懂乡愁,现在也不懂。在我离开家乡的记忆中我很少想家,家乡落后,破败,甚至是枯燥乏味的。她是那么的容易让人遗忘,像一个永远站在你身后的人,永远不引人注目却时刻关心着你。有一天当她把本来面目呈现在你眼前时你才会突然意识到,原来故乡也是会老的。
上高中后,离家就更远了。每次回家都要坐两个半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农村公路弯多路窄,远远看去像一条盘旋在大山之上的巨蟒。如果是不怎么会坐车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就算是比较会坐车的人坐一趟下来也基本上丢了半条命。上高中那会儿,我只能在放假时间较长的时候才能回家一趟,但有时候因为怕坐车而不愿回家乡。
虽说过了叛逆期,但毕竟还是有代沟的,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和父亲吵架。每次吵完架后,总想离开家出去走走,而每次首先想到的是回到家乡。对我来说,家乡成了我的避难所,时隔多年后再次成为我心灵依赖的地方。
这次回家后,从隔壁几个村子经过时发现人越来越少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关着大门,门上的锁显得异常刺眼。偶尔看到几个人也基本上是干完农活归来的老人,他们真的很老了,像这个村庄一样老了。因为人少的缘故,所以,整个村庄显得很是寂静,偶尔发出的声响犹如夏日惊雷般。
路过一户人家,里面有一个老人正在睡觉。我以前应该是认识他的,但现在,我却叫不出他的名字来,纯粹只是一种莫名的熟悉感罢了。看着熟睡中的老人,突然间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是不是应该上去叫醒他,跟他打个招呼呢?他会不会就这样睡过去了呢?
但我终究不敢,像一个打了败仗的士兵飞也似的逃走了。直到回到往昔熟悉的家乡,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了。奶奶拿出各种零食,水果之类的东西给我吃。边拿还边说“你们读书人真的越来越像个过客了。”我心里一震,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江南多雨,家乡的房子很多都因为被雨水侵蚀而倒塌了。一面土墙倒了大半,只能靠一块早已被侵蚀的木板支撑。那摇摇欲坠的墙,还有那残喘苟活的木板让人看了触目惊心。但很奇怪,我从未担心过墙会突然倒塌而把人砸死,而且在故乡的日子里也总是睡的很好。我莫名的相信故乡是有灵魂的,她是会保护故乡的人的。
奶奶说过,有人居住的房子是不会倒的。不知为何,总是对这句话莫名的相信。如果人走光了,一个村庄也就不能称之为村庄了吧。或许,村庄早晚都会消失,但总是希望她还能再坚持几年。
我不想当一个匆匆的过客,我想为家乡做点什么。我想让家乡记住我,不,或许是让我自己记住家乡。我不想等我老了之后,认为那遍地都是钢筋混凝土的地方就是我亲爱的故乡。